長期沉浸在質性研究的李慶芳教授[1]就其個人經驗,將質性研究歸納為六個學習階段,即「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田野訪談、研究方法、理論脈絡、寫作習慣、理論對話,和創意鋪陳。其中「田野訪談」,除了必須先建立良好的心態,並做好充足的準備外,田野技巧最重要的不外乎「三招」與「五問」。
「五問」,即提問的五種方法。一、「教授提問法」(what、why、how);二、「否定提問法」(不是…不是…不是…);三、「313提問法」(歸納3個重點/關鍵字、用1句話串接、推演3個反思);四、「A4列舉提問法」(QA;問題、假設、求證、方法);五、「因果串聯法」(So why, So what)。
否定提問法,其實類似「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唯否定提問法是透過一連串「不是…是…不是…是…」的反覆過程,尋找更多的可能性;而腦力激盪法則強調在聯想過程中,任何答案都是可能的,不做任何的評論(或否定),藉以鼓勵大量天馬行空的想像。
「三招」,則是增加研究者敏銳度的三道程序。首先,「找物件」解讀;其次,「貼標籤」求證;最後,「唱反調」深化。
貼標籤,如同「關鍵字」、「下標題」或「編碼」。李慶芳教授強調,「貼標籤」不用怕貼錯;如果貼錯,就重貼(採用「便利貼」的概念);重點是在「找事證(evidence)撐出論點」。
唱反調,也不是真的唱反調。如同前述的「否定提問法」,唱反調是為了探索「其他的方案」(alternative),不斷追根究底,找尋更「根本」的問題。事實上,「研究」(research),不正是「反覆探索」(re search)的過程嗎?
李慶芳教授以「算命(與測字)遊戲」作為訪談的現場演示。先「觀察」一個人寫字的風格、思考與決策的過程,然後「訪問」和「追問」他(她)對於三個自訂關鍵詞的想法,不斷深入挖掘線索(事證),藉以判斷一個人的個性和未來可能的發展。李教授認為,如果確實掌握到人、事、物的「根本」,其餘的解讀,通常也就八九不離十了(當然,還需要足夠的「事證」加以支持)。
(課堂筆記/葉瑞其 2019.03.21)
[1] 李慶芳教授,目前任職於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高雄校區),著有:《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專書,並有多篇研究刊登在《中山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組織與管理》等臺灣頂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