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高巧宜〈清境社區義胞第三代〉

我的爺爺「彭啟祥」,出生於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廣西省南寧縣人。曾讀過小學,但因為日本侵華戰爭被徵召入伍而中斷學習。在金三角時期,爺爺是反共游擊隊總部的副官,來到台灣後被安置到博望新村。當時這裡還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山地,一群像爺爺一樣的軍人們接受退輔會的輔導,在這片新的土地上耕種及自力更生。

爺爺是帶著他的母親,也就是我的曾祖母劉貴珍(從小我就稱她姥姥)一起來到台灣,因為曾祖父在大陸早逝,剩下爺爺與姥姥相依為命。在我的印象中,姥姥總是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抽著水煙筒,早上醒來只要聽到水煙筒呼嚕呼嚕的聲音,就知道姥姥已經起床坐在客廳裡了。因姥姥是雲南人,就把這項雲南的傳統產物帶來台灣。據村裡的爺爺、叔叔們說,姥姥很喜歡打麻將,也常常到另外兩個村落(壽亭、定遠)串門子。因為姥姥算是村中輩分最大的長者,說話都是很有份量的,很多事都是她說了算;有些叔叔小的時候還曾因為不聽她的話被姥姥念過呢。

爺爺過去曾擔任過博望新村的村長,也曾協助建造博望新村廟坊旁的靜覽亭,任何公家建設或有需要幫忙的事情總是自願出錢出力,當時的自強愛國獻金運動也是率先捐款,民國七十一年更曾當選為幸福家庭楷模。

早期爺爺奶奶自己搭建工寮、接水管、開墾土地,曾種植過高麗菜、豌豆苗、青椒、水蜜桃、水梨、蜜蘋果…等。他工作的時候習慣吃顆梅子,說是可以解渴。隨身都會攜帶一個肩背提袋,裡面裝著保溫用茶壺、茶杯、水果刀、手套、薄荷喉糖、雞蛋糕。中午一定準時吃飯,如果超過時間吃飯,心情會很不好呢。

爺爺奶奶也向清境農場租過位於幼獅的土地來栽種農作物;自我有記憶開始,爺爺奶奶每天早上天才剛亮就開著農用搬運機載著奶奶、我和弟弟到幼獅工作,我們小孩子就在田地裡玩耍。奶奶在「步步高升」階梯中段旁邊有個小攤子,她會將田地裡的作物(高麗菜、蘿蔔、水蜜桃、香瓜梨)放在小攤上販賣,很多遊客經過都會向奶奶買一些,我還記得奶奶教我喊著:『香瓜梨一斤二十塊』,如果我看到沒買的遊客甚至會童言童語的跟他們說:『你不買會後悔喔!』

很多人都稱呼爺爺為「當歸爺爺」,因為松崗最先開始賣當歸的就是爺爺。爺爺一把當歸不二價一百元,很多遊客經過攤子都不知道原來新鮮當歸還沒曬乾成中藥的樣子是長這樣,而且烹煮成當歸雞湯的味道是鮮甜可口的,和中藥的味道完全不同。

爺爺從小就喜歡看小說,金庸的許多作品《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都是爺爺最愛的作品。小時候常跟爺爺一起看八點檔古裝武俠劇,當時我雖然還沒看過金庸的小說,但已對金庸的作品有一些了解。爺爺也很愛看「大陸尋奇」,聽爺爺說我們在大陸已沒甚麼親戚了,但他對那曾經生長過的地方很懷念。我想,對於這些外省籍爺爺們,「大陸尋奇」應該是可以讓他們回憶生長地最好的方法了。

從前婚喪喜慶、中元普渡,爺爺都會和村裡其他爺爺們一起擔起辦桌的工作,爺爺也是這群業餘廚師中的佼佼者。我最喜歡吃爺爺做的紅燒肉、獅子頭、粉蒸肉;他做的口味非常獨特,我還沒在外面吃過做得像他一樣好吃的口味呢。爺爺也是推牌九的箇中好手,每當過年過節有牌九開桌,他一定會出現在桌邊。除此之外,爺爺也非常會游泳,說是從前當兵訓練出來的。

民國五十年爺爺來到台灣後,松崗派出所廖所長知道爺爺要討個媳婦,便介紹他的表妹高鳳珠(奶奶)和爺爺認識。奶奶是靜觀部落的賽德克族原住民,出生於民國十八年八月九日,當時奶奶不太熟悉國語,也是跟爺爺相處久了才漸漸熟習的。奶奶家中有十二個成員,奶奶排行老大,因父親早逝,母親工作不便,自國小開始,照顧弟妹的工作便落在奶奶身上。最高學歷讀到小學六年級,當時日治時代原住民能讀到國小算是很高的學歷了。平常下課就在國小校長家中幫忙帶小孩、煮飯賺取零用錢,成為家中生計最主要的一部份。忙完校長家中的工作後又到地裡種地瓜,常常都會工作到天色很黑才回家,每天都背著自己種植的作物回家,全家的經濟重擔幾乎由奶奶承擔。

小時候有一次因為營養不良導致貧血,在煮菜時突然暈倒,雙腳不小心被火燙到,當時就醫不易,只能用古法來治療燙傷嚴重的雙腳,將豬骨或牛骨燒至白色再磨碎成粉敷在燙傷區,因為治療的方法不是那麼適當,燙傷的疤痕就一直留在腳上,奶奶的腳也因為燙傷而變形。

奶奶是家中最晚婚的,結婚時已經三十四歲了,之後陸續生下長子彭戴明(我的父親)、長女彭玉美(姑姑)、次女彭玉枝(姑姑),玉枝姑姑二十幾歲時因為重病不治而離開人世。

奶奶從靜觀來到博望新村也是跟著爺爺辛苦打拚,每天太陽還沒升起就起床洗衣服、煮早飯,孩子們都還沒起床就直接到田地裡去工作了,直到太陽下山,夜幕低垂時才回家煮晚飯。日復一日,一年365天除了特殊節日,或是身體極度不適以外,都可以看到她在田地裡辛勤的工作。

奶奶堅忍不拔的毅力是許多後輩的典範,她總是犧牲小我,以先生、子女為主,默默的付出,自己生活起居一切從簡,不多花額外的錢,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沒有特別注意。晚年時,因日積月累過度疲勞下深深影響身體健康,脊椎長了許多骨刺,她都隱忍著極度的疼痛,為的就是不想多花錢就醫動手術。而當她終於無法承受這巨大疼痛就醫時,卻為時已晚;雖然有動手術切除部分骨刺,但因為長期嚴重壓迫到神經造成她的雙腳漸漸不良於行,麻木及疼痛常讓她在夜裡翻來覆去,久久無法入眠。一年多前爺爺離開人世更讓奶奶身心受到嚴重打擊,加上久病厭世,讓晚輩們都為她擔心,還好當時有霧社長老教會的牧師、傳道每個禮拜都來松崗作禮拜為奶奶禱告。在奶奶生病晚期,我利用暑假期間回松崗照顧奶奶一個月,由於我長期在外縣市念書,回家與奶奶相處的機會並不多,這個月對我來說真的很珍貴。因為奶奶中風的關係,生活起居都必須由別人輔助,奶奶說話不方便,常常覺得她好像想跟我們說甚麼話,但是都說不出來,常常只能嘆氣。她身心上的痛苦煎熬看在我們晚輩的眼裡真的是非常不捨,一輩子辛苦,老了還病痛纏身...不過她一生的勤奮確實為我們立下優良的典範,而我們會永遠思念她的。

如今爺爺奶奶都已回到天上相聚了,心中有極多不捨,因此希望用這樣紀錄從前開墾此處及生活的方式來懷念他們。

由於他們這些前人的努力,讓我們後輩好像天之驕子般的住在這優美的環境,呼吸著新鮮空氣,一出門就可看到群山環繞,藍天白雲,鳥語花香;晚上可以望著滿天星空,享受著毫無壓力的清淨生活。博望新村是我們的驕傲,這裡曾經住著一群為國家拚命的勇士、為後代辛勤開墾的前輩們,他們的精神將永留我們心中!每當告訴別人我住在清境的博望新村,他們都會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稱羨,居然有人住在這麼棒的地方。感謝這些爺爺奶奶們為了讓後代子孫過上好的生活,開拓這樣的美麗家園,我也會繼續把這份對後代子孫的愛及無私的心繼續傳承下去,讓博望新村永遠昌旺。

2011.08.30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