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尹光保〈清境社區義胞第二代〉

母親來自於遙遠的異域,自民國四十幾年隨父親離家,至今近五十年從未回過故鄉,福爾摩沙立鷹山已成為她永遠的「家」。老爸出生在國父逝世-革命軍北伐之年代,打從出生後,不停的面臨戰亂、飢荒、逃難,大陸全面淪陷後,加入反共救國軍,轉戰滇緬泰寮邊界,老媽是邊區佤族人,居住在中緬未定國界「卡佤」山區(撣邦),國共內戰時,「卡佤」地區曾被中共解放軍占領,不久又遭國軍游擊隊奪取,家園殘破,朝不保夕,男族人多數被強徵入伍,女性為求自保,只得依附游擊隊員出走,阿媽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跟著游擊隊老爸征戰的路線,遷徒於金三角原始叢林,又誤打誤撞的跑到台灣來。

那個年代,佤族分為「生佤」及「熟佤」,「生佤」多數居住在山區,為較原始的少數民族,以獸獵農耕為生,獨群索居,仇視其他族群,村落週遭布滿出草獵得的人頭,由於少與外界往來,故保有傳統的民族文化;而「熟佤」居住於壩子及平原,與漢人及其他族群往來密切,以農耕及小額貿易為生。母親出生於「熟佤」部落,幼年時期曾短暫接受中共教育,參與集體勞動,年紀稍長還曾趕集做小生意,因此對於農事及經商,自小即有歷練。

阿媽十五、六歲離家,跟隨老爸部隊東征西討,對一個心智未成熟之少女而言,為求生存只能提早長大,以便適應以軍人為主之團體生活。當年的游擊隊家庭,男人在前線打戰,女人及小孩在後方基地固守等待,前線經常傳回來敗戰陣亡的消息,死神永遠圍繞著這群孤軍,夜晚的營地不時鬼哭神嚎,對大夥而言,明天是個未知數!父母親的血淚足跡,一路留在「大其力」、「老象溏」「清萊」「清邁」等異域,在彈盡援絕,加上聯合國之施壓下,終於在民國50年搬遷來台,數千名游擊眷屬,分別安置在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桃園龍潭鄉及屏東縣里港鄉,自此融入台灣社會,成為雲南來台之第一代。

安置到清境農場的游擊隊眷屬,無子女者分配到海拔最高的博望新村(松崗),共有31戶,有子女者則在壽亭新村落戶(後來有部份人遷至定遠),清境農場海拔都在1500公尺以上,博望新村更高達2044公尺,屬於溫帶型氣候。剛抵達時,這裡是一片荒山野嶺,爸媽分得甲、乙、丙、五厘及菜園等五筆山坡地,總共一甲地,一耕一鋤的開闢成梯田,在退輔會輔導下,種植高麗菜、蘋果、水梨等溫帶蔬果,由於父母親過於勤奮,一年到頭都在地裡幹活,國中、國小階段的我,經常向母親抱怨:「別人的媽媽都在家料理、煮飯,你為什麼要到地裡工作?」媽媽總會說:「我不做,你會有得吃嗎?」由於父母親太過「認真」,連帶使得我們兄弟姐妹,星期假日都被「拖」著到地裡工作,看到鄰居小朋友假日閒閒沒事,心裡總是「五味雜陳」,好想四處遊蕩到處玩耍!

媽媽可稱的上是清境農場最刻苦耐勞的婦女,記得在民國六○年代,台灣禁止蘋果進口,梨山及清境農場之蘋果農因此而受惠,村裡多數人家,因蘋果園出租,每年都有數十萬元之收入,以當時台灣經濟狀況而言,可算是相當富足,那時村中婦女多數都已不再到山坡地幹活,過著曬太陽、聊天及閒逛的生活,唯獨阿媽生活規律如常,每天一早起來就到地裡工作,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家,不但忙自己的農事,更經常受僱於他人。在她身上能夠深刻體會「要怎麼收穫,就必須怎麼去栽。」電腦網路世代之後輩,沈浸在物資享受的花花世界,已經無法體認老人家「拼死拼活」的工作,其所為何來!!!

老媽保有很多第一名,她很早在清境農場種「香瓜梨」,我高中時代(七○年代),媽媽跟爸爸在農場步步高昇租地上,種滿了「香瓜梨」,主要都是阿媽整理,果實成熟後,就近在遊客步道旁賣給遊客,一賣就快二十年,清境農場「香瓜梨」的始祖就是老媽。

雲南邊區少數民族,每當過年都要吃「糯米粑粑 」,粑粑製作過程非常辛苦,要先將糯米蒸熟,再放到木製容器中槌打,直到米粒變細變粘(像吉),再揉成直徑約15公分之圓形粑粑,從我懂事到現在,三十幾年來,阿媽過年前一定要做粑粑,眷村婦女一直都是她的固定客源,藉著吃「糯米粑粑」,稍解思鄉之愁。在老媽管理的土地上,永遠種著當歸、蓿子(類似芝麻之作物,製作粑粑需使用之材料)、玉米等作物,村子裡要買生當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媽媽,他的當歸永不缺貨。阿媽做農五十餘年,經營績效卓越,幾乎沒有虧過老本,因為她太認真投入,無論鬆地、除草、噴藥、下肥、疏果、植苗及採收,樣樣精通,稱其為「農業博士」,一點都不為過。

家中有五個兄弟姐妹,老媽懷小妹那年(民國六十三年),仍然勤奮的種菜管果園,預產期前三個月某一天,羊水破裂,爸爸急忙送老媽到車站搭公車,當時人潮擁擠,司機擔心老媽在車上生產,竟然不願讓爸媽搭車,若錯過該次班車,將要再等上一個多鐘頭,對即將臨盆的老媽,面臨極高之風險,在千鈞一髮的當口,一位老榮民(並非村中伯叔)跑到公車前伸出雙手阻擋,要求司機讓爸媽上車,才讓車子開往埔里,母親在愛蘭基督教醫院緊急產下老妹,避免一場延誤就診的風險。阿媽生小妹時動了胎氣,產後身體狀況變差,妹妹曾短暫送給乾媽(魯媽媽)扶養,直到老媽身體回復健康後,才將小妹帶回家來。

出外求學成家立業以後,回家的次數銳減,每次回到松崗老家,總是看著母親拖著佝僂的身軀,吃力的在百合花園裡工作,心中百般不捨,一再婉勸母親:「你不要再做了!你應該好好享福了!」媽媽那裡肯聽勸告,縱然病痛纏身,外頭刮風下雪,她永遠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她就是這般的「堅忍強悍」,身為後輩的我們,永遠無法跟上她的腳步!年初,載著妻女離家返回工作地,照後鏡中看到阿媽佇著拐杖,憂鬱的臉旁掛層淺淺的笑容,依依不捨目送車子離去,阿媽已經老了,辛苦了一生,未曾真正享受過,如同燃燒的蠟燭,一直燒到油盡燈枯,為她不捨,但我知道她活出了自己獨特的生命!她是我心中的「HERO」!

註:「佤族」是亞洲的一個跨國民族 ,主要分佈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分屬於緬甸與中國。在緬甸境內超過60萬人,主要分佈於佤邦。在中國約40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和滄源佤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瀾滄、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佤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佤族使用佤語,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方言。中國的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6年創製了一套以巴饒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岩帥語音為標準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佤族在2000年前就與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貢山和瀾滄江地區。先秦時「百濮」的一支,唐代稱「濮子蠻」,宋代稱「濮蠻」,明代稱「古剌」,清代稱「嘎剌」、「哈瓦」。 他們自稱「佤」、「巴饒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以上摘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2011.07.30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