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清境,包含退輔會清境農場、國有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博望、仁愛、道班、榮光、定遠、壽亭新村等六個榮義民眷村及週邊民宿、私有農地,總面積約八百餘公頃(其中多數為國有土地,私有農地僅約150公頃)。南起霧社,北接臺大梅峰農場;海拔從1,600公尺到2,100公尺。省道臺十四甲線(中橫霧社支線)貫穿其間(5k~14k),是唯一聯外道路,也是由臺灣西部前往合歡山的必經之路。

天氣型態以清境農場青青草原為界,下清境「幼獅段」屬臺灣典型的亞熱帶氣候;而上清境「松崗段」則是高山獨特的溫帶氣候,常年雲霧繚繞。景致清幽,氣候宜人,年均溫約攝氏18度,堪稱是最佳的居住環境。

 清境農場青青草原海拔1,800公尺,是臺灣唯一高山草原,年遊客量高達百萬人次(攝影:葉瑞其)清境農場青青草原海拔1,800公尺,是臺灣唯一高山草原,年遊客量高達百萬人次(攝影:葉瑞其)

 

源自日治時期的開發

清境地區最初是一片原始森林,週邊有霧社、春陽、廬山、平靜及靜觀等沿濁水溪畔分佈的賽德克原住民部落,偶爾會到鄰近山頭狩獵,但並未對位於山脈頂端的清境地區有較多的開發利用。直到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大量開發臺灣山林,砍伐木材運往日本,使得原本茂密的森林只剩下雜木混生的荒山野嶺。而賽德克族因不堪長期被欺壓,於是在1930年爆發了莫那魯道率眾抗日運動,即國際聞名的「霧社事件」,亦即電影「賽德克‧巴萊」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原住民抗日運動最終不敵日軍的強勢壓境,參與抗日的族人幾乎死傷殆盡,倖存的298人則被強迫遷移到「川中島」(今「清流部落」)集中管理。

霧社事件後,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對原住民地區有更全面的掌握,於是在清境設置養牛場,名為「見晴牧場」。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戰後臺灣後,農場所在地劃歸南投縣政府管轄,成為「霧社牧場」。

臺灣見晴榮民農場

1956年臺灣中部橫貫公路開工,1958年霧社支線通車,1960年5月9日全線通車。國民政府計畫於中橫沿線武陵、福壽山、霧社、西寶等處設立農場,以安置榮民並有效利用資源。1960年7月29日,臺灣省政府同意將南投縣霧社牧場以新臺幣四十餘萬元價讓退輔會;是年退輔會指派就業處專員楊武為首任場長,負責籌備農場。1961年2月20日,「臺灣見晴榮民農場」正式成立。1967年10月1日,前退輔會主任委員蔣經國先生(時任國防部長)感於此處「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幽雅似仙居」,遂改名為「清境農場」沿用至今。

高山上的眷村

1961年農場成立後,首先安置12位榮民。而後在3至4月間,一批來自滇緬邊區的游擊隊及眷屬(共4,406人,統稱為「義胞」)陸續撤臺,其中206人被安置於此,分別於12月16日及28日進住「博望」、「壽亭」二個新建的義民眷村。由於游擊隊眷屬多數是世居滇、緬、泰、寮等「金三角」邊境的「雲南少數民族」(包括傣族、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瑤族、傈僳族、布朗族、彝族等),因此形成清境社區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

1962年至1966年間,農場陸續增設「仁、義、禮、智、信、忠、孝」等莊,安置約70位單身榮民(每莊10人)。1969年再新建磚造的「榮光新村」,將禮、智、信等三十餘戶榮民合併遷入。

1973年至1977年間,壽亭、博望、仁莊、忠莊等因原有木屋老舊不敷使用,亦陸續改建為磚造房舍,其中壽亭新村遷出22戶於場部下方新建「定遠新村」。此後清境農場的榮義民眷村即為今日的六村。(「忠孝新村」因居民大量外移後僅剩一戶,故不列入計算;另外因開築公路而定居的「道班新村」,雖不歸農場管轄,但也是清境主要的社區聚落之一)。

 從見晴榮民農場到高山渡假勝地1961年12月博望新村興建完工時的樣貌,當時住家都是只有五坪大的木造房舍(圖片來源:清境社區)

 

1961年退輔會主委趙聚鈺(前排左四)探視興建中的壽亭新村,與楊武場長(前排右三)、蒙顯大隊長(前排左三)及壽亭義胞合影(圖片來源:清境農場)1961年退輔會主委趙聚鈺(前排左四)探視興建中的壽亭新村,與楊武場長(前排右三)、蒙顯大隊長(前排左三)及壽亭義胞合影(圖片來源:清境農場)

夏季百合花卉最大供應地

清境農場成立之初,其原始林木資源大多已在日治時期砍伐殆盡。沒水、沒電,榮義民們就在資源極為匱乏且困苦的條件下,胼手胝足、蓽路藍縷地打造這一片家園。經由退輔會引導,仿效梨山種植水蜜桃、水梨、蘋果等溫帶水果;因果樹生長較緩慢,於是在果樹間種植高麗菜、馬鈴薯和雜糧以維持生活。但1979年水果開放進口後,價格大幅滑落,造成入不敷出,也導致曾經滿山遍野的「蘋果園」日益荒廢,成為歷史名詞。1985年清境國民賓館開幕,農場正式朝向觀光產業發展。而榮義民配耕農地在1990年代從荷蘭引進香水百合後,才又開啟清境高山農業的第二春,並吸引許多榮義民第二代回鄉工作。每年7月至11月間,仁愛鄉清境地區是目前全臺灣最大宗的百合產地之一。

合歡山新移民

早年清境農場榮義民統稱為「場員」,接受場部輔導與管轄,並配合與支援場部的各項計畫與活動。場員有配耕土地,但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直到1991年開始土地放領,可以自由買賣後,部分榮義民陸續將土地釋出,因此才有後來「合歡山新移民」的湧進,並形成現在的「清境高山優質民宿街」。而在土地放領完成後,2000年起,農場的輔導業務轉移到「南投縣榮民服務處」,不再擔負輔導榮義民的責任;加上因土地放領造成社會結構的改變,場部與居民的關係亦日漸疏離,慢慢形成各自獨立的生活圈。

地震風災後的新生

1999年九二一地震,對外聯絡道路中斷,使清境地區剛起步的觀光產業面臨嚴苛挑戰。2000年碧莉斯颱風,更造成清境地區空前的災害,許多房舍遭到吹毀。於是在九二一重建會的協助下,十多家民宿業者於2001年2月聯合組織「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結合產官學的力量,舉辦淨山、清一夏等活動,經過媒體的報導與肯定下,清境觀光產業得以迅速復甦;2002年達到觀光客倍增,並於2003年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創造出臺灣災後重建的奇蹟!

而社區居民也在文建會(即「文化部」前身)九二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指導下,開始展開各項社造工作;並於2002年12月成立「清境社區發展協會」,以仁愛鄉第14鄰至20鄰為行政區域,逐年推動文化、產業的紮根與重建,一步一腳印地為社區永續發展而努力。

劃定風景區 力求永續發展

儘管清境已經成為遠近馳名的臺灣高山渡假勝地,每年吸引無數星、馬、港、澳等外籍旅客前來遊玩,並曾多次獲選為臺灣十大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但清境卻尚未被納入為任何「風景區」範圍,基礎公共設施不足也成為最大隱憂。2012年6月以推動清境劃定風景區為主要訴求的「清境永續發展協會」成立,結合清境觀光協會(原「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與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的民間力量,繼續為地方長遠的發展奮鬥中!

清境地區具備國家級風景區的條件,地方居民與業者盼望充實基礎建設,朝向永續發展(攝影:葉瑞其)清境地區具備國家級風景區的條件,地方居民與業者盼望充實基礎建設,朝向永續發展(攝影:葉瑞其)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0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