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瑞其
清境社區簡介
清境社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行政範圍為大同村第十四鄰至二十鄰;包含退輔會清境農場、週邊民宿、私有農地、國有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及博望、仁愛、道班、榮光、定遠、壽亭新村等六個榮義民眷村,總面積約八百餘公頃。南起霧社,北接臺大梅峰農場;海拔從1600公尺到2100公尺。省道臺十四甲線(中橫霧社支線)貫穿其間(約5~14k),是唯一聯外道路,也是由臺灣西部前往合歡山的必經之路。
天氣型態以清境農場青青草原為界,下草原的「幼獅」區屬臺灣典型的亞熱帶氣候;而上草原的「松崗」區則是高山獨特的溫帶氣候,常年雲霧繚繞。景致清幽,氣候宜人,年均溫約攝氏18度,堪稱是最佳的居住環境。
清境農場的前身
原始的清境是一片雜木混生的荒山野嶺,週邊有霧社、春陽、廬山、平靜及靜觀等賽德克原住民部落,大多沿濁水溪畔發展,偶爾會到鄰近山頭狩獵,但並未對位於山脈頂端的清境地區有較多的開發利用。直到1930年霧社事件後,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對原住民地區有更全面的掌握,於是在清境(日治時期名為「見晴」)設置養牛場。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戰後臺灣後,農場所在地劃歸南投縣政府管轄,成為「霧社牧場」。
臺灣見晴榮民農場
民國四十五年中橫公路開工,四十七年霧社支線通車,四十九年五月全線通車。政府計畫於中橫沿線武陵、福壽山、霧社、西寶等處設立農場,以安置榮民並開發山林資源。四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臺灣省政府同意將南投縣霧社牧場以新臺幣四十餘萬元價讓退輔會;是年退輔會指派就業處專員楊武為首任場長,負責籌備農場。民國五十年二月二十日,「見晴榮民農場」正式成立。五十六年十月一日,前退輔會主任委員蔣經國先生(時任國防部長)感於此處「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幽雅似仙居」,遂改名為「清境農場」沿用至今。
高山上的眷村
民國五十年二月農場成立後,三至四月間,一批來自滇緬邊區的游擊隊及眷屬(共4406人)陸續撤臺,其中206人被安置於此,分別於十二月十六日及二十八日進住「博望」、「壽亭」二個新建的義民眷村。
五十一年至五十五年間,農場陸續增設「仁、義、禮、智、信、忠、孝」等莊,安置約70位單身榮民(每莊10人)。五十八年再新建磚造的「榮光新村」,將禮、智、信等三十餘戶榮民合併遷入。
六十二年至六十六年間,壽亭、博望、仁莊、忠莊等因原有木屋老舊不敷使用,亦陸續改建為磚造房舍;其中壽亭新村遷出22戶於場部下方新建「定遠新村」。此後清境農場的榮義民眷村即為今日的六村(「忠孝新村」因居民多數外移,不列入計算;另外因開築公路而定居的「道班新村」,雖不歸農場管轄但也是清境主要的社區聚落之一)。
產業轉型與變遷
清境農場建場之初,即仿傚梨山以輔導榮義民種植高山溫帶蔬果為主(蘋果、梨子、水蜜桃、高麗菜...等)。但民國六十八年水果開放進口後,居民生活受到嚴重衝擊。七十四年國民賓館開幕,農場正式朝向觀光產業發展;而榮義民配耕農地在第二代陸續接手後,農業種植也從溫帶蔬果慢慢轉型以百合花卉為主,截至目前(民國一百年)每年七月至十一月間,清境社區仍是全臺灣最大的百合供應地之一。
合歡山新移民
早年清境農場榮義民統稱為「場員」,接受場部輔導與管轄,並配合與支援場部的各項計畫與活動。場員有配耕土地,但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直到民國八十年開始土地放領,可以自由買賣後,部分榮義民陸續將土地釋出,因此才有後來「合歡山新移民」的湧進,並形成現在的「清境高山優質民宿街」。而在土地放領完成後,民國八十九年起,農場的輔導業務轉移到「南投縣榮民服務處」,不再擔負輔導榮義民的責任;加上因土地放領造成社會結構的改變,場部與居民的關係亦日漸疏離,慢慢形成各自獨立的生活圈。
地震風災後的新生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對外聯絡道路中斷,使清境地區剛起步的觀光產業面臨嚴苛挑戰。八十九年碧莉斯颱風,更造成清境地區空前的災害,許多房舍遭到吹毀。於是在九二一重建會的協助下,十多家民宿業者於九十年二月聯合組織「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結合產官學的力量,舉辦淨山、清一夏等活動,經過媒體的報導與肯定下,清境觀光產業得以迅速復甦;九十一年達到觀光客倍增,並於九十二年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創造出臺灣災後重建的奇蹟!
而社區居民也在文建會專案指導下,開始推動各項社區營造工作;並於九十一年十二月成立「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確立社區行政區域,逐年展開文化、產業的紮根與重建,一步一腳印地為社區永續發展而努力。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