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文良〈清境社區義胞第二代〉

吳龍生,我的父親,雲南省南嶠縣人。少年時因戰亂加入了軍旅,從此離開了家鄉及親人。隨著部隊對抗中共、打游擊,一路到了泰緬邊境。勇謀頑強的父親,閃躲過共軍的槍林彈雨,到達了母親的家鄉(緬甸)。

軍隊停留緬甸這一段時間,父親結織了母親刀玉匹(擺夷族),倆人結婚後,於民國四十八年生下我大哥吳文山。母親揹著襁褓中的大哥,跟著游擊隊邊打邊跑,四處躲避,終於在民國五十年來到臺灣,被分配到目前所在地「清境農場」。剛開始我們家居住在壽亭新村,隔一段時間,大姐、二姐和我相繼出生;民國五十八年左右,我們全家搬到博望新村,從此就定居松崗。

剛到臺灣時什麼都沒有,日子過得非常克難。父親和母親用他們的雙手去開墾,先後種植水蜜桃、梨子、蜜蘋果及高麗菜。前幾年果苗還小,沒辦法收成,因此父母親還必須去幫工來養活一家人。

民國五十九年,父親得了癌症離開人世,當時我才二歲多,對父親印象不深。透過鄰居大爹、大媽及姐姐口中得知,父親是個刻苦耐勞的有為青年,村中有事,一定不推辭!對於父親的英年早逝,大家都感到相當惋惜。

父親逝世後,家裡的經濟擔子也越來越重,母親在不堪負荷下,只好把我及二姐送到孤兒院;住了幾年後,大哥進了軍中,懂事後才把我及二姐帶回家中團聚,就這樣我又回到溫馨的高山眷村,開始我調皮的生活。

小時候的我就是公認非常調皮的小孩,喜歡打打鬧鬧又不太愛讀書。記得我們一群男生常到森林中探險,許多大樹可都曾留下我們的腳印,大家不管有沒有危險,抓到樹藤就玩起盪泰山的遊戲,常常摔得鼻青臉腫回家。還有可怕的大龍炮,一不小心就把手炸得腫起來。為了換取少許零用錢,我也會到山中採野生蕨菜、冬瓜樹(類似野生檳榔)及蝴蝶來賣。那時候的生活可說是多采多姿呢!

一眨眼我從高中畢業、當兵、進入社會...到如今已經四十幾歲了,一路走來,有歡喜也有悲傷。最讓我感謝上天的是認識了我的太太─林纓珊。在我最無助、最徬徨的時候,她無怨無悔的嫁給我!跟著我吃苦,回到山上做水果生意,又生了兩個可愛又調皮的帥兒子,對這個家的付出沒有怨言,讓隔壁鄰居人人稱讚。對於太太,我要說:『妳辛苦了(好愛妳)』!

2011.09.30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