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大陸風雲變色;中國共產黨於十月一日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被迫撤遷來臺,兩岸從此形成分立分治的局面。

遷臺初期,國府仍多次企圖「反攻大陸」,並且喊出以臺灣作為「反共復興基地」的口號;但真正的「復興基地」其實是在另一個面積足足有臺灣三倍大的祕境,也就是位於中、緬、泰、寮邊界(中南半島),曾經名列為世界三大產毒地區而聞名國際的「金三角」。

民國三十四年起到三十八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中國大陸,原本被國民政府視為最後反攻堡壘的雲南省,省主席盧漢卻突然率部投共,駐守雲南的中央第8軍、第26軍不及反應,加上局勢詭譎,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只好暫時後撤以保留實力,但一路遭受共軍追擊,部隊幾近瓦解;最後第8軍237師及26軍93師等殘餘部隊約二千餘人,分別由李國輝上校、譚忠中校率領退入緬甸,而後由李彌將軍改編為「雲南反共救國軍」,並陸續收編與訓練滇緬邊境反共武力,一度號稱發展至三萬人,成為當時中南半島戰力最雄厚的勁旅。民國三十九年至五十年間,這批「異域孤軍」在滇緬邊區奮戰長達十一年之久,並曾數度反攻雲南,惜最終都因為彈盡援絕、兵力懸殊而撤退。

民國五十年,滇緬游擊隊在國際壓力下全面撤退來臺(但仍有部分滯留泰北),其中一批二百餘人(含眷屬)經退輔會安置在清境農場。從沒水沒電的荒山野嶺開始,這批榮義民箄璐襤褸、胼手胝足在此從事農墾工作。開啟了「從異域到新故鄉」的嶄新生活!

民國38年(1949)

第二次國共內戰

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國民黨內部出現反共聲浪,並於民國十六年(1927)爆發「第一次國共內戰」;直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日本侵華,國共才宣佈停戰,合作抗日。

民國三十四年(1945)「對日八年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談判破裂,再度陷入第二次全面性的內戰。民國三十七年底(1948),歷經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等重大戰役後,中共已控制長江以北及中國大部區域,內戰大勢底定。

民國三十八年元月蔣介石總統被迫下野,國民政府先後從南京遷都廣州、重慶、成都,最後在十二月七日遷設台北。當時的中國大陸,僅剩雲南、西康、西藏等西南邊疆地區及海南、大陳等沿海小島尚未淪陷。

昆明事變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九日,雲南省主席「盧漢」宣佈投共,扣押中央派駐雲南的第8軍軍長李彌、第26軍軍長余程萬等人。國府隨即電令兩軍副軍長曹天戈(第8軍)、彭佐熙(第26軍)升任軍長,由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湯堯統一指揮圍攻昆明。

轉進滇南

盧漢為化解國軍攻城壓力,先後釋放李彌、余程萬。余返回第26軍軍部後,下令部隊南撤;第8軍在孤立無援下,也只好隨後南撤。26軍主力進入越南後被法軍繳械,移駐金蘭灣,再移往富國島監禁。僅剩第93師278團約400人,由副團長譚忠率領進入緬北。第8軍則多數遭殲滅或俘擄,僅第237師709團在李國輝團長率領下擺脫共軍追擊,隨後亦進入緬境小猛棒,與26軍譚忠團會合。

民國39年(1950

復興部隊

撤入緬甸的國軍部隊,主要包含第8軍237師709團及第26軍93師278團的殘餘兵力及滇南地方自衛隊共約二千餘人,重組為「復興部隊」,由李國輝任總指輝,譚忠任副總指輝,成為異域孤軍最早的「種子部隊」。

大其力之戰

緬甸在中共壓力下,企圖以武力將國軍予以驅離或繳械,經多次交涉未果,於民國三十九年六月十三日起對國軍發動攻擊,歷時二個多月的戰鬥後,緬軍慘敗,游擊隊也因而聲名大噪。

韓戰爆發

民國三十九年6月25日(1950)韓戰爆發。美國為爭取亞洲國家共同對抗北韓,派遣「東南亞軍援顧問團」前往泰國。李彌趁機與顧問團接洽,獲美同意若游擊隊推入大陸國境後,可提供空中補給。

民國40年(1951)

雲南省反共救國軍

雲南省反共救國軍1951年1月國府成立「雲南省游擊軍總指揮部」,派李彌為總指揮。2月改稱為「雲南省反共救國軍」。

美國白紙方案

美國總統杜魯門為紓解韓戰壓力,批准「白紙方案」,自1951年2月起與泰國秘密支援李彌部隊進攻雲南,以牽制中共部隊。但隔年(1952)4月韓戰結束以後,美國即停止軍援。

反攻雲南

李彌獲得美國和國府支援少量的武器後,親至猛撒總部,將游擊隊分為南北兩路,於1951年4月開始向雲南省推進,先後攻佔鎮康、雙江、耿馬、孟定、滄源、瀾滄、寧江、南嶠等八縣,並策動岩帥王田興武反正;後因武器裝備嚴重不足,只好於7月底退回緬境。

雲南反共抗俄軍政大學

李彌部隊進攻雲南失利後,於1951年10月成立「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12月起全面召訓幹部和新兵,受訓學員多達數千人,號稱為雲南的「黃埔」;此為游擊隊聲勢最壯大的時期。

 

民國41年(1952

猛撒機場

為補給戰爭所需的武器和物資,李彌部隊於猛撒修建機場,國府委託復興航空自1952年4月1日起至次年8月,一共從臺灣進行了三十架次的空運任務。

南下穆爾門港

由於1952年4月美國停止外援,台灣空運又量少且昂貴,李彌部隊積極與緬甸克倫族和蒙族結盟;並於5月派姚昭率團約700人南下穆爾門港,計畫利用其海港從台灣以海運方式運送幹部人員和武器械彈。運載880名幹部和335噸軍品的「海滇輪」於次年2月從高雄啟航往緬南,然因雙方無法取得連繫,海運案無功而返。

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952年9月,李則芬將軍代表游擊隊與緬甸各民族在猛撒召開「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代表大會」,並成立「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由原李彌部隊組成1、3、5、7、9五軍,其他民族則分別成立2、4、6、8、10等五軍。

民國42年(1953

李彌返台

1953年2月國府下令將李彌召回台灣監視軟禁,之後李彌終生未能離開台灣。

沙拉戰役

1953年3月11日起至4月下旬,緬甸結合中共動員7,000人精銳部隊,加上砲擊、空襲等方式圍攻猛撒總部,遭我軍擊退。戰後,李國輝部移駐丹羊。

緬甸向聯合國提出控訴

緬甸大舉圍攻李國輝部隊的同時數度在聯合國提出抗議,並於1953年3月25日正式提案:「緬甸聯邦所提關於台灣國民黨政府侵略緬甸之控訴」(Complaint by theUnion of Burma Regarding Ag-gression against Her by Kuomin-tang Government of  Formosa)3月31日國府代表指出緬控案「台灣國民黨」用字不當,修正為「中華民國政府」。4月23日聯合國大會全體決議通過,對李部滯緬行為予以譴責並要求撤出緬甸。

四國軍事委員會

5月22日「中、美、緬、泰四國聯合軍事委員會」在曼谷成立,協調和監督滇緬游擊隊撤軍事宜。

民國43年(1954

第一次撤退

國府為應付聯合國決議案,計劃從緬境撤回2,000人,其餘部隊實施「天案」,以克倫軍名義潛伏緬境;但李部認為此案寄居於緬甸反叛軍之下,風險太高不可行,國府遂突然下令部隊全撤。自1953年11月起至1954年5月間,分三個梯次,共撤回官兵、眷屬共計6,750人。

第一次撤臺人員由泰國清邁直飛台北松山機場,國府將部隊重新編組,成立第12軍官戰鬥團(2,596人)及三個步兵營,加上一個連及幼年兵隊、將校隊、政工幹部等國軍單位(共2,979人),分別安置在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之三十三所國民學校內。眷屬部分(957人)於1955年春全部搬遷至桃園龍岡新建的「忠貞新村」。

不撤部隊

1954年2月15日,「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第5軍軍長段希文在猛敦軍部召集軍事會議,參加者包括李文煥、劉紹湯、馬守一、馬俊國、甫景雲、李崇文、朱鴻元、楊再生等23人。會中決議不撤,並公推段希文為領導,暫駐乃朗、猛羊、大黑山一帶。

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

1954年10月,國府將不撤部隊授予「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番號,派柳元麟為總指揮,彭程為副總指揮。柳元麟於10月底抵達5軍段希文軍部的駐紮地乃朗,籌組成立新的志願軍總部。

民國44年(1955

 

民國45年(1956

緬東基地保衛戰

1955年元月29日起,緬甸取得美國用來反共的軍援後,動員近三萬人國防軍,企圖以壓倒性的絕對優勢,對游擊隊展開大規模進攻。持續4個多月後,緬方在不堪損兵折將下,於5月底和游擊隊談判,要求游擊隊放棄薩爾溫江以西的陣地,退守到撣邦。此時游擊隊總部也隨戰事發展而遷移,最後於5月25日遷至老羅寨。

民國46年(1957

江拉總部

1956年元月,柳元麟將總部從老羅寨北遷到蕩俄,而後於1957年元月再度遷至江拉,直到民國五十年第二次撤軍。

安西計畫

1957年12月西藏發生抗暴活動,國府為擴大政治號召,令柳部準備「安西計畫」,於次年(1958)3月後開始實施,包括空投彈藥、開辦第七期幹訓班並突擊大陸,直到1958年10月結束。

民國47年(1958

突擊大陸&八二三砲戰

1958年7月,游擊隊實施「安西計畫」推進大陸,8月底抵達邊界發動突擊,恰逢金門八二三砲戰,有效牽制中共。

民國48年(1959

興華計畫

1959 年初,國府擬定「興華計畫」,期望將滇緬邊區建設成「陸上第一反攻基地」,4月份派遣情報局副局長任致遠率「興華小組」前往滇緬邊區督導及慰問各部隊,並著手修建猛白了機場。

民國49年(1960

中緬邊界條約

1960年1月24日,緬甸總理尼溫率團訪北京,與中共簽訂「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邊界協定」,並成立「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於6月27日至7月5日間在緬甸仰光召開第一次會議。10月1日中共和緬甸在北京正式簽訂「中緬邊界條約」後,中共隨即在佛海建立前方指揮所,與緬甸聯合對游擊隊展開清剿行動。

江拉基地保衛戰

1960年11月,中共與緬甸動員數萬兵力,企圖一舉消滅游擊隊。國府對此戰役十分重視,不但派特種部隊司令易瑾中將二度視察外,蔣經國也曾於12月5日召喚第5軍軍長段希文回台商討應戰策略,其本人亦於12月20日親至邊區視察。柳部隨後擬訂五華、昆明、楚雄、保山等四個計劃,但在與中共、緬甸纏鬥三個月後,仍因眾寡懸殊,只好突圍而出,實施「保山計劃」,渡湄公河轉進寮國及泰北。

民國50年(1961

保山計畫

1961年元月25日,受中共與緬軍以優勢兵力的夾擊下,柳部為保全實力,實施「保山計劃」,駐紮在江拉總部附近的第1、2、4軍以湄公河為樞紐轉進寮國,暫駐南梗。而由李文煥、段希文領導的3軍、5軍也隨後轉進泰北。

春曉計劃

柳部因倉促渡河,不及搬運自台灣空運的美援武器,被中共尋獲,以後更被緬甸公開展示,再度向聯合國提出控訴,並在仰光引發一連數日的反美示威暴動。

1961年2月25日,國府在美國壓力下,決議全面撤軍,派遣「春曉小組」安撫游擊隊並安排撤軍事宜;對於不願撤台人員,國府也通告停止補給。

國雷演習/第二次撤退

1961年3月3日,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與美海軍補助通信中心負責人克萊恩會談撤軍事宜,並以兩人名字部分的組合,稱為RAY-KUO(即「國雷演習」);而後又訂定「龍門計畫」,規劃撤退方式。自3月17日起至4月30日止,接運官兵、眷屬及義民共4,406人來臺。國防部隨後於5月15日撤銷游擊隊番號,「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從此走入歷史。

第二次撤臺的「反共義民」中,志願退伍參加農墾工作者(1,133人),分別安置在高雄、屏東、見晴(清境)等三個農場,開啟在臺灣「新故鄉」落地生根的生活。

整理&撰文:葉瑞其(2011)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