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成立後,串聯業者及居民辦理淨山、清境一夏等系列活動,成功帶動產業復甦。然而促進會終究是以「觀光發展」為主要目的,無法完全取得地方認同,尤其對於多數未從事觀光產業的居民而言,與所謂的「合歡山新移民」始終有所隔閡。

於是當2002年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總幹事葉瑞其進駐博望新村,在瞭解許多當地居民的想法後,提出「先分再合」的概念,建議由居民另組社區協會,經博望新村村民大會通過,並徵求促進會理事長施武忠及理監事的支持後,將協助籌組社區協會列為當年社造重點工作之一。

一開始的方向,是先成立「博望新村社區發展協會」,而後考量組織區域劃定問題及為擴大社區參與,經籌備會決議更名為「松崗社區發展協會」,亦即以「上清境地區」為行政區域。

然而社區協會的籌備過程並不順利。從2002年5月12日至鄉公所送件提出申請後,整整二個多月時間,雖曾多次拜訪鄉公所瞭解相關規定及進度,卻始終未能獲得明確回覆。直到7月中旬鄉公所才來函轉述縣府以「程序不合法」為由,拒絕受理申請。原來當時同屬「仁愛鄉大同村」的「霧社地區」也正在計畫成立社區協會,而一般認知社區協會是以「村、里」為行政區域,部分人士誤以為同一個村里只能有一個社區協會,所以儘管霧社較晚送件,卻因佔了「地利」及「人和」之便,「卡位」成功,阻礙了清境社區協會的申請作業。殊不知《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乃明文規定:「社區之劃定,以歷史關係、文化背景、地緣形勢、人口分布、生態環境特性,資源狀況、住宅型態、農、漁、工、礦、商業之發展及居民之意向、興趣及共同需求等因素為依據。」於是清境社區在7月17日直接電洽縣府,並透過縣長信箱陳情,又委請文建會專員協助關切後,7月24日縣府及鄉公所承辦人員親至松崗瞭解社區狀況,協調同意以「仁愛鄉大同村第十四至二十鄰」為社區行政區域(將幼獅涵蓋在內),並更名為「清境社區發展協會」;隨後8月7日鄉公所來函同意展開籌組作業。又歷經一番曲折後,「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才終於在2002年12月13日正式成立。

第一屆創會會員僅三十餘人,除趙昌華外,其餘都是松崗居民;理事長順理成章由籌備會主任委員及當時身兼博望新村村長(義務職)的魯文印當選。

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老中青三代踴躍參加(2002.08.16)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老中青三代踴躍參加(2002.08.16)

清境社區行政區域,為「仁愛鄉大同村第十四至二十鄰」(製圖:ALINA)清境社區行政區域,為「仁愛鄉大同村第十四至二十鄰」(製圖:ALINA)

清境社區行政區域,為「仁愛鄉大同村第十四至二十鄰」(製圖:ALINA)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擔負起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重任。除了2002年「雲之南少數民族文化重建計畫」因社區協會尚未成立,改由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申請外,往後清境社造相關計畫大部分都由社區協會申請和執行。儘管位於偏遠山區,又處「原住民鄉的非原住民部落」,不管人力、經費等各方面資源都相當有限,宛如「弱勢中的弱勢」,但社區幹部仍盡可能爭取和善用每一分資源,將其效益發揮到最大。陸續推動植樹綠美化、清淨家園、新故鄉社區營造…等多項計畫(詳見本書各單元介紹),十多年來一點一滴地累積豐厚的社造成果,也越來越受到各界肯定。

2004年12月23日,魯文印連任第二屆理事長,在出納曾玉妃等人的努力下,隔年獲頒仁愛鄉社區評鑑第一名,隨後代表仁愛鄉參加南投縣社區評鑑又獲得「族群融合」單項特色獎。

2007年1月16日,由松崗花班班長楊天喜當選第三屆理事長,並於2008年12月16日連任第四屆理事長。2009年再度參加南投縣社區評鑑,並獲頒「文化傳承」獎,惜當時頒獎典禮無人參加,未領回獎牌。考量二年就要改選一次,行政作業繁瑣,遂於2010年5月20日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修訂章程,將理監事任期由二年延長為三年,自第五屆起生效。.

2010年12月15日,楊天福當選第五屆理事長,社區協會陸續出版《從異域到新故鄉》、《高山上的眷村》等歷史專輯,社區工作也更明顯地延伸推展到「下清境」地區。2013年12月19日,張亞方當選第六屆理事長,社造工作正式轉移由「下清境」居民主導,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的運作也開始進入另一段篇章。

清境社區公共事務均透過公開會議討論決策(2007.08.27)清境社區公共事務均透過公開會議討論決策(2007.08.27)

【清境社區協會小檔案】

清境社區協會全銜為「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 2002年12月13日正式成立,為依法設立之非營利社會團體。以促進社區發展,增進居民福利,建設安和融洽、團結互助之現代化社會為宗旨。行政區域包含「仁愛鄉大同村第十四鄰至二十鄰」,即松崗段與幼獅段之間。曾於2005及2009年兩度代表仁愛鄉參加南投縣社區評鑑,先後獲得「族群融合」及「文化傳承」獎。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