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作業管理

典型的企業組織有三個主要的功能:財務、行銷及作業。「作業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與生產「商品」(Goods)或提供「服務」(Services)有關的系統或製程的管理。創造商品或提供服務包含將「投入」轉換成「產出」的「流程」(Process)。作業管理的本質是在「轉換」過程中增加「附加價值」(Value-Added)。在營利組織中,產出的價值是以「顧客的願付價格」來衡量;價值也可以是心理層面的,例如:「品牌」。

作業管理的範疇與功能

作業管理的範疇遍及整個組織,涉及產品和服務的設計、流程的選擇、技術的選擇與管理、工作系統的設計、地點的規劃、設施的規劃,以及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品質的改善。

作業功能包含許多相互關係的活動,例如:預測、產能規劃、排程、管理存貨、確保品質、激勵員工及決定廠房的設置等。主要功能在於制定生產系統的決策,包含系統設計及系統作業。「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包含系統產能、設施地理位置、部門組織及設備佈置、產品與服務規劃及設備採購;屬策略性決策。「系統作業」(System Operation)包含人事管理、存貨規劃及控制、排程、專案管理及品質保證;屬戰術性及作業性決策。系統設計決定了許多系統作業的參數。

作業管理必然涉及「供應鏈」(Supply Chain),即生產、遞送產品或服務的一連串組織,包括組織的設施、功能與活動。有些組織會增加「外包」(Outsourcing)的水準,以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方式取代自行生產,藉以降低生產商品的成本。

作業管理與決策制定

作業管理一般的決策制定方法,包括可用的「模型」、「定量方法」、「權衡取捨分析」(Trade-Off)、「建立優先順序」,以及「系統方法」。

模型」(Model)是事實的抽象概念,也是其簡化版。模型例子包括汽車軌道測試與碰撞測試;公式、圖和表、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財務比率等。常見的統計模型包括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全距與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以及隨機抽樣、常態分配和迴歸方程式。依型態大致可分為「實體模型」、「圖示模型」或「數學模型」三種。

系統」(System)可被定義為一組必須相互合作的成員。在一企業組織內,組織可被視為一組子系統的組合。系統方法強調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但其主旨為「整體大於個別成員的總和」。

而在每一個實際情況下,管理者發現相對少數幾個因素通常比其他因素更重要。此稱為「柏拉圖現象」(Pareto Phenomenon),意指並非所有事情同等重要;有些(少數)對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非常重要,其他(多數)則否。管理者應檢查每一個情況,尋找有重大影響力的少數因素,並給予最高的優先順序。這是作業管理中最重要且普遍的概念之一,也可以應用在各個管理與決策的所有層面,包括專業領域及個人事務。

從工匠生產到工業革命

生產系統自古即已存在。早期的製造商品方式為「工匠生產」(Craft Production),是由一位或少數高技術工人使用簡單、高彈性的工具,生產少量訂製品的系統。工匠生產既慢且貴,不具「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現代的工廠系統奠基於1770年代從英格蘭起源的「工業革命」,開始利用機械取代人力,標準化規格系統使得工廠蓬勃發展,因此需要更有知識的、更系統化的管理方式。

科學管理運動 

科學管理運動是由腓德烈‧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所發起。他仔細觀察、分析和研究工作過程,為每項工作定義出最佳的工作方法,強調極大化產出;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其他科學管理運動的先驅者包括:

法蘭克‧吉爾伯斯(Frank Gilbreth),被尊為「動作研究之父」,他認為所有工作都是由很小的動素組成。

亨利‧甘特(Henry Gantt),提倡獎勵工資制度,並發明「甘特圖」以供時間排程使用。

哈林頓•艾默生(Harrington Emerson),在組織結構上實行泰勒的科學管理,並鼓勵聘請專家提高組織效率。

亨利‧福特(Henry Ford),將科學管理的技術應用在自己的工廠,包含「移動裝配線」、「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可互換零件」(Interchangeable Parts)、「分工」(Division of Labor)等。

人際關係運動

相對於科學管理運動極度強調工作設計的技術面,人際關係運動則著重工 作設計中關於「人」的要素。吉爾伯斯夫婦(Gilbreth)專注於工作中的「人因因素」,探討勞工疲勞和激勵。

1930年代,艾爾頓‧梅約(Elton Mayo)的「霍桑研究」顯示,除了工作環境中的生理與技術層面,員工士氣也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因素。

1940年代,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發展出「激勵理論」,1950年代腓德烈•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進一步加以修訂。

1960年代,道格拉斯‧麥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新增「X理論」與「Y理論」,分別代表員工如何看待工作的兩極觀點。X理論持負面觀點,形成了對立的環境;Y理論則持相反的看法,產生賦權員工及提高合作的精神。

1970年代,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發展了「Z理論」,合併日式和傳統西式的做法,前者包含終生僱用制、員工問題解決、建立共識,後者則包含短期僱用、專家、個人決策與責任。

資訊科技、全球化與當代議題

一般來說,「技術」(Technology)是將科學發現應用在商品及服務的發展與改善上,包括知識、原料、方法和設備。「高科技」則是指最先進且發展完全的機器與方法。作業管理主要與三種技術相關:「產品與服務技術」、「流程技術」以及「資訊技術」。這三種技術對成本、生產力與競爭力具有重大的影響。

網際網路改變了企業在市場上競爭的方法。包括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交易的「電子化企業」(E-Business),或稱為「e化企業」;不管B2B或B2C的交易,「電子商務」(E-Commerce)已經越來越普及。

全球化及全球供應鏈的需求拓展了供應鏈管理的範疇。而隨著競爭壓力與經濟狀況的改變,企業組織更加強作業策略、以更少的資源運作、收益管理、製程分析與改善、品質改善、敏捷與精實生產。

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是在固定的產能下,公司透過操作價格來使收益極大化的方法,即「產出管理」(Yield Management)。

「製程分析與改善」又稱為「六標準差」(Six Sigma)製程,包含「降低成本與時間」、「生產力改善」、「製程產出改善」、「品質改善」及「提高顧客滿意度」。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OM)是從1980到1990年代的「品質革命」後,用來描述企業對品質的努力;著重於顧客滿意度、團隊合作、製程改善等。

敏捷」(Agility)是指組織面對需求及機會快速反應的能力。針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或變動,透過彈性系統迅速做出反應。當組織為了維持競爭力、應付日漸縮短的產品生命週期,而致力於縮短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或改良時間時,敏捷就變得特別重要。

1990 年代出現「精實生產」的方式,著重品質、彈性、縮短時間與團隊合作,使組織結構扁平化,並減少管理層級。因為使用比「大量生產」更少的資源(包括空間、存貨及員工),而生產數量可觀的產品,故稱為「精實系統」(Lean System)。

其他許多現今企業組織在作業管理中會考慮的議題,還包括:經濟環境、永續性(Sustainability)、道德(Ethics)、創新、風險管理等。


※以上整理自:何應欽譯(2019),Operations Management, 13e / William J. Stevenson.(2018),作業管理精簡版(第十三版),七版二刷,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