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Supply Chain)為一連串的組織,包括生產及運送產品或服務有關的設施、功能,以及活動。「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企業組織內部功能的協調策略,同時為了達到整合供給與需求管理的目標,而擴展至整個供應鏈。「物流」(Logistics)是供應鏈的一部分,包括商品、服務、現金與資訊的前後流向。
由於商品與服務在供應鏈中流動會增加價值,因此供應鏈有時稱為「價值鏈」(Value Chain)。每個組織的供應鏈或價值鏈皆包含「供應成分」及「需求成分」。供應鏈管理的目標為盡可能有效率且有效能地使供給與需求相配適。關鍵議題包含:(1)決定適當的外包水準;(2)管理採購;(3)管理供應商;(4)管理顧客關係;(5)快速找出問題並解決。
「流動管理」(Flow Management)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議題。三種流動管理型態:「產品與服務流」、「資訊流」及「財務流」。
供應鏈管理的趨勢
供應鏈管理的幾項趨勢包括:(1)衡量供應鏈的投資報酬率(2)「綠化」供應鏈;(3)重新評估外包;(4)整合IT;(5)管理風險;(6)採取精實原則;(7)敏捷。
供應鏈的風險可能來自天然災害、供應商、品質,或是供應商將敏感訊息洩露給競爭對手等。「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評估其可能性和潛在影響,並發展策略來處理這些風險。策略可以是「風險規避」、「風險降低」、將「風險分攤」到整個供應鏈團隊。風險規避可能代表不在某些國家營運,風險降低可能意味著更換不可靠的供應商,而風險分攤可能是與供應鏈合作夥伴簽訂契約來分散風險。
「韌性」(Resiliency)是指企業的供應鏈從負面影響的事件中恢復的能力。恢復的能力是取決於事件的影響程度及處理的計畫。企業可以減少但無法磨滅韌性在風險管理中的必要性。
成功的風險管理的關鍵要素包括:
(一)了解你的供應商。
(二)提供「供應鏈可見度」(Supply Chain Visibility)。
(三)開發「事件反應能力」(Event-Response Capability):「事件管理系統」應具備四種能力:(1)監控系統的能力;(2)通報某些預定事件或突發狀況的能力;(3)模擬可能解決方案的能力;(4)衡量供應商、運輸業者和其他供應鏈夥伴之長期績效的能力。
有些企業會與附近的供應商、倉儲設施和加工中心的合作,或者通過整合供應鏈來「簡化/縮短供應鏈」,以減少運輸時間、成本和風險。
全球化與小型企業供應鏈
隨著企業不斷地增加使用外包策略,以及致力於追求本國市場以外的機會,其供應鏈亦愈來愈全球化。全球供應鏈使得原本在當地微不足道或不存在的議題,變得複雜化。包括:語言和文化差異、貨幣波動、武裝衝突、不斷增加的運輸成本和前置時間,以及供應鏈夥伴間信任與合作需求的增加。
小型企業通常不會對供應鏈投入太多心力。然而,對小型企業來說,積極管理其供應鏈也有很多好處,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風險並提高利潤。實際上,規模對小型企業來說也可以是一種競爭優勢,因為比大公司更靈活,在有需要時能快速提出決策並做改變。
高階管理者對於供應鏈管理具有一定的策略性責任,包含:供應鏈策略一致、網路配置、資訊科技、產品與服務、產能規劃、策略性夥伴、配銷策略,以及不確定性及風險降低。
採購作業
組織中的採購部門負責取得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所需之原料、零組件、供應商,以及服務。採購作業包括:尋找供應來源、協商契約、維護供應商資料庫、以及時並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取得符合或超出作業人員要求的商品或服務,以及管理供應商。
「採購週期」(Purchasing Cycle) 開始於組織向外部組織採購原物料、設備、補給品及其他品項,結束於當採購部門被通知所採購的項目已抵達並通過驗收。主要步驟包括:(1)採購部門收到採購申請;(2)採購部門選定供應商;(3)採購部門向供應商下訂單;(4)監控訂單;(5)驗收訂單。
採購可以分為集中式和分散式採購。「集中式採購」(Centralized Purchasing)經由一個專設的部門處理;透過結合許多訂單,以得到大量的數量折扣,擁有較低價格的優勢。「分散式採購」(Decentralized Purchasing)由個別部門或不同地區處理各自所需的採購需求,可快速反應,節省運送成本。
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包含以下議題:(1)選擇供應商;(2)供應商審核;(3)供應商認證;(4)供應商關係管理;(5)供應商夥伴關係;(6)策略性夥伴。
「供應商分析」(Vendor Analysis)可以透過價格、品質、商譽及服務評估來進行供應商選擇。
「策略性夥伴」(Strategic Partnering)指兩個或更多的企業組織擁有互補的產品或服務,並且每個組織皆能認知到策略合作所帶來的利益。「協同規劃、預測與補貨」(CPFR)是主要供應鏈夥伴之間的合同協議,目的是藉由合作管理供應鏈的存貨來達成供應鏈的整合。該協議包括資訊分享,預測與共同決策。如果執行得當,則能為合作夥伴省下庫存、物流以及銷售等成本。
供應鏈中的存貨管理
存貨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面向包括:存貨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存貨在供應鏈中移動的速度,以及需求變動對存貨的影響。
「存貨速度」(Inventory Velocity)指商品或物料在供應鏈中移動的速率。存貨速度愈快,則存貨持有成本愈低,訂單履行速度愈快,產品兌現也愈快。
由於「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存貨水準的波動隨著供應鏈向後延伸而逐漸增大,因此一旦需求變動,將會使存貨發生短缺以及超額需求。除非採取預防動作,否則易導致較高的成本以及較低的顧客滿意度。
良好的供應商管理可藉由「策略性緩衝」(Strategic Buffering)、「依需求添補存貨」,以及「供應商管理存貨」(Vendor-Managed Inventory, VMI)等方法來克服長鞭效應。
「訂單履行」(Order Fulfillment)指回應顧客訂單的流程。履行時間通常取決於客製化需求的程度。常見的方法有:「工程設計生產」(Engineer-To-Order, ETO)、「訂單生產」(Make-To-Order, MTO)、「組裝生產」(Assemble-To-Order, ATO)和「存貨生產」(Make-To-Stock, MTS)。
物流管理
「物流」(Logistics)指供應鏈中物料、服務、現金,以及資訊的移動。進出商品的監督需在「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下進行。流量管理指監督進出商品的運送。電腦追蹤運送有助於掌握即時的運送情況,並提供成本和排程的最新資訊。
「無線射頻辨識」(RFID)是一項使用無線射頻來辨識物件的技術。可附於棧板、貨箱或其他個別的品項上,讓企業能在標籤讀取器的範圍中確認、追蹤、監督或定位供應鏈中的任何物件。與條碼相比,可傳送更多資訊、無須讀取線條及個別手動掃描,並可自動且同時讀取多個RFID 標籤。
運送方案的考量因素包含運送成本,還有與其他供應鏈活動的運送協調、彈性、速度,以及環境議題。此外,與組織策略有關。使用「低成本策略」的組織,通常會選擇運送速度較慢、成本較低的運送方式。使用「回應策略」的組織,則通常會選擇運送速度較快、成本較高的的運送方式。
將物流管理外包的「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 3-PL),潛在利益包括:可以運用專家的知識、發展完備的資訊系統、有能力獲得較優惠的運送費率,並能讓公司更專注於其核心事業。
建立有效的供應鏈
「策略性來源」(Strategic Sourcing)是一個整體的流程,用來分析產品與服務的採購,以便減少廢料和無附加價值的活動、減少成本、增加利潤、降低風險,以及改善供應商績效。
策略性來源以「購買什麼」、「在哪裡和向哪個供應商購買」,以及「還有哪些供應來源」來檢視目前的採購,然後設計一策略性來源策略以最小化成本與風 險的組合。此流程會被定期地重複執行。在有必要時,也會建立一個追蹤結果與進行改變的系統。
「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 (SCOR Model) 提供創造一個有效供應鏈的步驟:(1)計畫;(2)來源;(3)製作;(4)運送;(5)退貨管理。
為達成有效的供應鏈,需要整合供應鏈的所有面向。其中三個重要面向為:「有效溝通」、供應鏈「資訊速度」(Information Velocity),以及「績效矩陣」。有許多衡量準則可以評估績效,例如,延遲交貨時間、存貨周轉率、回應時間、品質等。而在零售部門,「供貨率」(Fill Rate) (直接由現有存貨來供應需求的百分比) 即相當重要。
良好的「退貨管理」也能獲得潛在價值。運送退回物品的流程稱為「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有兩個重要的管理關鍵:
(一)「看守」(Gatekeeping):監視回流商品的接受度,減少回收成本,亦即在系統進入點審視,並拒絕接受不正確的商品。有效的看守可以持續地使組織掌控回流率,且不會對顧客服務有負面的影響。
(二)「避免」(Avoidance):指找出讓物品回流數極小化的方法,包括產品設計及品質保證、在推廣專案間監控預測,避免高估需求,進而減少回收賣不出去的產品。
「封閉迴圈供應鏈」(Closed-Loop Supply Chain)是描述製造商控制順向以及逆向物流的情況。
使供應鏈更有效率的做法包括:
(一)「批量與存貨」。
(一)「存貨與運輸成本」:「越庫」(Cross-Docking) 是指商品從供應商運到倉庫時,不將商品卸載而直接裝載至出貨車,是一項避免倉儲作業的方法。
(一)「產品多樣性與存貨」:較高的產品多樣性通常意味著小批量(但會增加建置成本),以及較高的運輸與存貨管理成本。一個可以縮短前置時間的方式是「延遲差異化」(Delayed Differentiation),即將標準元件與組裝的生產保持於某種狀態,直到最後的程序再賦予差異特性。
(一)「成本與顧客服務」:直接從倉庫送達顧客,「減少中間商」(Disintermediation)。
※以上整理自:何應欽譯(2019),Operations Management, 13e / William J. Stevenson.(2018),作業管理精簡版(第十三版),七版二刷,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