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批發與物流

零售商」(Retailer)是指將商品與服務銷售給最終消費者的通路機構。可概分為「店面」與「無店面」兩大類。

店面零售」(Store Retailing)又可分為綜合零售商與專賣店。「綜合零售商」(General Merchandise Retailer)包含便利商店(Convenience Store)、超級市場(Supermarket)、百貨公司(Department Store)、量販店大賣場(Hypermarket)等,特色是銷售多種產品類;「專賣店」(Specialty Store或Limited-Line Store)則是專門銷售某個產品類。

如果在特定地點將各類店面零售商集合起來,即形成「購物中心」(Shopping Center)或「購物商城」(Shopping Mall),內有各類專賣店、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餐廳、娛樂場所等,並附設大型停車場。

無店面零售」(Nonstore Retailing)主要方式包括:

(一)「人員直銷」:簡稱「直銷」(Direct selling)。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顧客最適當的時間與地點推展產品,同時銷售人員可以提供更專注的服務;不過也容易帶來壓迫感,甚至引起反感。

(二)「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消費者在大眾傳播媒體、信件或型錄等看到產品資訊後,透過電話、信件、網路等直接購買;又稱為「直接反應行銷」(Direct-Response Marketing)。

(三)「自動販賣機」(Vending Machine):無需佔用太大空間之下就可以提供全天候的銷售。

零售業趨勢與「零售車輪」理論

從19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的十餘年間,臺灣零售業的趨勢如下:(一)規模擴大;(二)連鎖經營;(三)複合經營;(四)獨特風格;(五)跨越國界;(六)新興零售

零售車輪」(Wheel of Retailing)理論指出,創新零售商經常以低價格、低毛利的型態進入市場,並逐漸取代其他的零售商。但為了建立更大的市場,並獲得更高的利潤與市場地位,這些零售商會增添更好的設備、銷售更高品質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等,結果造成營運成本及價格上漲,最後導致本身被另一些低價低毛利的新進零售商威脅而衰退,甚至倒閉。而第二批新進的零售商也會步上第一批業者的命運,這個過程持續不斷,周而復始。

美國綜合零售商的發展大致符合這項理論。然而,「零售車輪理論」卻無法完全解釋許多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例如,臺灣的便利商店是以高價切入市場,而它所威脅到的零售業,有許多是較低價的雜貨店與超級市場。百貨公司也不是以低成本、低價格、低毛利進入市場。而量販店雖然以低價進入市場,數十年間價格卻未見上漲,甚至還出現下滑的現象。

「零售車輪理論」或許可以解釋過去某些零售業發展的現象,但它的前提「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價格敏感的」卻也受到挑戰。便利性、商店與產品形象、服務水準、商場活動等非價格因素,也受到許多消費者重視,成為業者的競爭武器之一。然而,「零售車輪理論」提醒:新的零售型態可能會取代舊有的零售型態,因此行銷人員必須密切注意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以便及早因應可能的威脅或掌握新的機會。

商業區域與零售商圈

一般日常用語的「商圈」是指消費者會前往逛街購物的、由一群商店聚集而成的地理區域,也就是「商業區域」(Commercial District)。「商業區域」按顧客背景、顧客流動性等因素,可分為七種類型:都會型社區型辦公型轉運型校園型遊樂型夜市型。行銷人員應該考慮所銷售的產品最適合哪一種商業區域內的顧客,來決定零售地點;以及在不同類型商業區域的據點,是否需要調整店面裝潢、產品特性與組合、服務方式、營業時間、推廣方式等。

而在學術上「商圈」(Trading Area)的定義是「一家商店的顧客所分布的地理區域」,也就是客戶的來源範圍。根據顧客所佔的比例,「零售商圈」可分成三類:

(一)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最接近商店並擁有最高密度顧客群的區域,約佔七成顧客。

(二)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位於主要商圈往外延伸的區域,約佔二成顧客,顧客密度較小。

(三)邊緣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顧客密度很小,可能是臨時起意或是忠誠度很高,約佔一成顧客。

 

零售商圈的類型

影響零售商圈形成與範圍大小的因素包括:地形交通商店組合競爭者商品種類行銷策略等。

當企業資源有限時,促銷活動可能僅限於主要商圈;當主要商圈人口結構或消費者習性發生變化時,零售商的行銷組合也應該審慎應變。若主要商圈競爭過於激烈,市場趨於飽和時,企業則應該研究如何針對次要商圈拓展業務。

零售地點的選擇

零售商地點選擇的考量因素,包括:零售業型態、產品特性、訴求客層、經營成本以及可用資金等。一般的決策流程如下:

(一)內部環境分析。

(二)外部環境分析。

(三)新市場進入或現存市場擴張。

(四)區域分析。

(五)地點分析。

(六)商圈評估與銷售預測。

(七)設點決策。

 

零售地點選擇決策流程

批發商

批發商」(Wholesaler)專門將產品銷售給那些準備再出售或作為營運用途的企業、非營利組織或政府單位等。其主要顧客是組織,而非最終消費者。可分成三類:商品批發商、代理商與經紀商,以及製造商與零售商的銷售機構。

商品批發商」(Merchant Wholesaler)是擁有商品所有權並獨立經營的批發商,泛稱「盤商」。又可分為綜合批發商與專業批發商。

代理商」(Agent)與「經紀商」(Broker)不擁有產品所有權,主要功能在代表買方或賣方,促進商品交易,然後從中賺取佣金。「代理商」是長期代表買方或賣方的中間商;「經紀商」的交易則屬個案性質。

部分製造商與零售商透過本身的銷售部門來處理批發業務。這類機構為製造商或零售商所擁有,而非一般賺取佣金的獨立公司。

面對大型零售商憑藉龐大採購量而直接向製造商下單的趨勢,批發商受到邊緣化的威脅,其生存越顯艱困。因應方式包括:(一)強化成本控制;(二)加強市場開發;(三)發展品牌策略;(四)慎選產品搭配;(五)尋求策略聯盟。

實體配送

實體配送」又稱「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指在有效滿足顧客需求以及創造利潤的前提下,適時地將產品送達適當地點的活動。「實體配送」具有節省成本以及加強顧客服務兩大目標。同時實體配送中許多活動有高度的互動性,各項活動的成本也會相互影響。

實體配送的主要活動如下:

(一)訂單處理(Order Processing):包含鍵入訂單、顧客徵信、檢查庫存、安排生產、開出發票、安排出貨、運送貨品、取得貨款等。這一週期越短,顧客滿意度與利潤越高。

(二)倉儲(Warehousing):在產業尚未銷售至最終消費者前,可調節商品的供需。倉儲決策包含要建立多少倉庫、設在什麼地點、使用哪一類倉庫等。倉庫又稱為「物流中心」、「發貨中心」或「轉運中心」。其地點取決於生產地點的分佈、顧客的分佈、倉庫地點方案的地理、交通、成本等特性。

(三)存貨控制(Inventory Control):在符合顧客需求的目標下,力求一個最低的存貨水準。存貨決策包含訂貨時間與訂貨數量。當存貨降低到一個水準,就必須下單採購,這個存貨水準稱為「訂購點」(Order Point)。在供給系統中作為緩衝用途或為了因應不確定需求,必須持有的存貨數量,稱為「安全庫存」(Safety Stock)。為了讓存貨水準能兼顧降低成本與滿足顧客需求的雙重目的,業界發展出「及時存貨」(Just-In-Time Inventory)觀念,即「在必要的時候,運送必要數量的物品倒使用地點」。

(四)運輸(Shipping):有效的運輸,可使商品即時運抵目的地,並確保商品的品質。基本的決策是選擇恰當的運輸方式,以及運輸工具上需要哪些特別的設備。此外,網路預購系統及宅配等運輸系統的建立,可以開拓許多廠商的商機。


※以上整理自:曾光華(2020),行銷管理:理念解析與實務應用(八版),前程文化。

(學習筆記/葉瑞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