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組織的生存環境:生態與體制理論

組織生態理論」(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觀念是引自「生物生態理論」,包括物種的變異、生存競爭、自然的選擇等概念。主張組織無法即時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動,因此其存亡決定於環境選擇的力量。

在生物學上,「族群」是指某物種個體的集合,特定區域內的族群個體數量稱為「族群密度」。在特定環境中,生物族群之數目會受到環境資源總量的限制,「環境的負載能力」便是指在不傷害環境下,一個族群所能生存的總數量。

組織族群與生存環境

組織生態學中,「組織族群」(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是指一群從事相似活動與具有類似資源使用型態的組織。如果把「產業」類比成物種所形成的族群,那麼,「族群密度」(Population Density)就是產業中競爭相同資源的組織數目。「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為特定環境中所能容納的組織數目。環境負載力族群密度的高低,會影響整個產業內組織的生存機會。

此外,在生態學上,「利基」(Niche,或譯為區位、棲位)是生物族群在生態系統中所占據的生存位置,或說生物或族群如何因應環境競爭以謀得生存的方式。組織生態學採取類似的觀點,認為組織或組織族群在產業環境中都有其謀生之道,讓自己得以藉由取得特定資源而生存,便是組織的「利基」。不同的組織可能選定不同的環境利基。利基重疊的組織間彼此為競爭者;組織與利基間配適得愈好,生存機會愈大。

組織的結構慣性

組織生態學認為,相對於環境變化的速度,組織的改變是困難、很少發生,且會危及生存的。「結構慣性」(Structural Inertia)便是指組織在特定環境中,不易改變其核心形式的傾向。核心形式包括:「使命目標」(Mission)、「職權系統」(Form of Authority)、「核心生產科技」(Core Technology)、「策略」(Strategy)等。儘管如此,組織「非核心形式」的改變,如次級單位的數目、層級數、控制幅度、整合形式等,則有助於組織的環境適應。

為了維持「可靠性」與「課責性」,以便持續吸引利害關係團體的支持,組織必須具有「再製性」(Reproducibility),亦即能維持其日常運作結構的一致性,然而這也導致組織的「結構慣性」,使組織難以在短期間內改變自己,跟上環境變動的腳步。「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組織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具有穩定一致的品質;「課責性」(Accountability)是指組織展現的行為,在利害關係團體眼中是合理、正當的。此外,組織的「內在因素」,如廠房、生產設備、專業人力等,投入後不易移作他用;以及進入或退出市場的法令障礙等「外在因素」,都會減緩組織改變的速度,提高組織的結構慣性。

組織的創生與死亡

組織族群中的「新組織創生率」(Founding Rates)與「舊組織死亡率」(Mortality Rates)會受到族群中組織數量多寡的影響,此現象稱為「密度依變」(Density Dependence)。密度依變現象與兩種影響力有關,一是「正當性效果」,另一個是「競爭性效果」。

在產業誕生初期,由於資源稀少、產業知識技術累積不足,「族群密度」的增加會有利於組織的創生與存活,此為「正當性效果」;而當產業進入成熟期,新組織的加入會造成「競爭性效果」,減少組織的生存機會。

族群密度正當性競爭性共同運作的結果,使得族群內新組織創生率與族群密度間呈現「U」的關係,而族群內舊組織的死亡率則與族群密度間呈現「U」的關係。以密度依變的觀點,進入一個新產業的較佳時機是,正當性效果高但競爭效果仍低時,因為這時候的存活率較高。

新創組織有較高的失敗率,即所謂「新組織的風險」(Liability of Newness)。但當組織年紀變大以後,也可能因為環境變動、資訊不足、領導者能力、結構慣性、內部衝突、政治妥協等因素,面臨「老化的風險」(Liability of Aging),降低年老組織的存活率。

此外,規模小的組織也會因可靠性課責性不足,較難獲得必要資源,導致存活機會較低,此為「小組織的風險」(Liabilities of Smallness)。

綜上所述,新創組織除了必須預備好渡過新生期風險的資源外,也要設法擴大規模,並且建立起學習與改變的慣性,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永續經營。

 

組織創生率、死亡率與族群密度的關係組織創生率、死亡率與族群密度的關係

 

組織生存策略與競爭

組織生態學依生存策略將組織分為兩種:「廣泛經營者」(Generalist)分散資源經營多種利基,追求大範圍的市場、產品等環境資源,這些通常是內部資源寬裕的大型組織。「專精經營者」(Specialist)專注其技能於單一利基,追求小範圍的環境資源,通常是規模比較小、資源較不寬裕的組織。

組織生態學的「利基寬度理論」(Niche Width Theory)認為,組織經營利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穩定的環境中,有利於專精經營策略在單一技術、產品或市場的卓越表現。但是,當環境變動幅度大,且維持時間長時,廣泛經營策略由於同時經營多種利基,資源相對寬裕,較容易生存下來。

其次,「資源分割理論」(Resource Partitioning Theory)認為,當「市場集中度」(Industry Concentration)高,即少數廣泛經營的大組織占有高比率的市場銷售額時,這些廣泛經營者會致力於競爭市場中具規模經濟特性之主流產品的領導地位,而放棄一些邊緣產品。這使得專精經營者可以在非主流產品的利基市場中獲得存活空間。而當市場集中度較低,亦即廣泛經營者的數量較多時,某些廣泛經營者會被迫去分食非主流產品的銷售,並憑藉其規模優勢威脅到專精經營者的生存。

最後,「紅皇后效應」(Red Queen Effect)說明在一個「生物群聚」(Community)中,競爭者間「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現象。長期而言,組織為了在競爭關係中取得優勢,形成一個自我增強的循環。每個參與競爭的組織,競爭力都愈來愈強,但其間的優劣勢關係並不會改變。

新創組織宜選擇進入市場集中度的產業及邊緣性的利基市場,避免和大組織正面衝突,可增加生存機會。但就永續經營而言,擴大利基是需要的,以免因為單一利基消失而被環境所淘汰。

體制理論

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主張組織必須遵從體制規範才能獲得正當性,因此體制環境影響組織的行為,並進而導致組織間的同形化。「體制」(Institution)即是組織環境中被視為理所當然、必須遵從的規範。每個體制都有其特定的「體制邏輯」(Institutional Logic),亦即在特定體制內用以引導如何理解現實、規範出合適的行為,以及指引如何成功的一套準則。

體制有三個構面:「法規性構面」(Regulative)關乎什麼樣的行為是被允許的,牽涉到正式規章,監督與核可等管制活動,通常有正式的監管機構(政府單位)。「規範性構面」(Normative)關乎什麼樣的行為是可被接受的,牽涉到道德性、義務性或處方性的非正式規範。「認知性構面」(Cognitive)關乎什麼樣的行為被認可為有效率或有效能的,牽涉到如何產生有效行為的規則或法則,這些規則或法則通常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當組織遵循體制做事便能夠獲得正當性,受到利害關係團體的支持,而能持續取得生存資源。「正當性」(Legitimacy)是一種「概化性的知覺」(General Perception),當組織表現出令人覺得是符合期待的、恰當的與適合的行為時,他們的行為將被認為具有正當性。

不同組織共同遵從相同體制的結果,將導致組織間在目標、結構、管理活動,產品與服務等方面日益趨同,稱為「組織同形化」(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包括「強制同形化」(Coercive Isomorphism)、「規範同形化」(Normative Isomorphism)與「模仿同形化」(Mimetic Isomorphism)三個類別。

遵守體制會得到利害關係團體的支持與他們提供的資源,反之則將危及組織的生存。然而,遵從體制行事,有時候是違反效率原則的。當必須遵從體制壓力,卻又會因此傷害自主性與效率時,組織可以使用「脫鉤」(Decoupling)的方式,讓實際運作看起來具正當性,卻又不減損運作效率。具體的作法包括「安撫」(Pacifying)、「隱瞞」(Concealment)、「緩衝」(Buffering)和「逃離」(Escape)等。

當組織面對來自多元體制之不相容的體制邏輯時,就造成「體制的複雜性」(Institutional Complexity)。回應多元體制的作法,第一是在組織內創造多重認同,包容多元的體制要求,以免組織內因不同的價值與目標認同而形成小團體,引發內部的衝突。第二是善用人員甄選政策與組織社會化機制。第三是選擇地點。

組織利基及正當性的衡量與管理

依據組織生態理論的概念,環境與配適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組織利基的管理上有幾項原則:

(一)沙漠不可能有茂盛的森林,進入毛利率很低的行業,管理能力再強也只能勉強生存。因此要選擇資源豐富、環境負載力高的利基,較容易生存。

(二)北極熊再強也無法在非洲草原生存,組織的資源與能力必須配適利基,才能充分利用該利基。

(三)環境變動性高的產業裡,必須經營寬利基,以分散生存風險。

(四)要進入一個既有產業時,如果該產業的產業集中度高,亦即產業中前四強的組織占有70%以上的生產量或銷售額時,以專精經營策略進入,仍有生存空間。

正當性方面,利害關係團體所知覺的組織正當性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實質利益的正當性」(Pragmatic Legitimacy)、「道德上的正當性」(Moral Legitimacy)與「認知上的正當性」(Cognitive Legitimacy)。在管理上,組織贏得正當性的方式包括:被動「遵從體制環境」、主動「選擇體制環境」與積極「操控體制環境」;取決於資源取得的難易度。通常,具有威望的大組織比較有能力採取主動方式,小組織只能以自己在市場上的成功獲得認可與贏得正當性,或者透過專業學會與產業公會的力量,來改變對自己不利的體制環境。


※以上整理自:楊仁壽、卓秀足(2017),組織理論與管理:個案、衡量與產業應用,三版一刷,臺北:雙葉書廊。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