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臺灣小瑞士
- Hits: 4349
松崗花班是隸屬於南投縣仁愛鄉農會的花卉產銷班第五班,全名為「松崗高冷花卉產銷班」,由松崗地區(上清境)生產香水百合為主的花農組成。最早成立於1992年12月,解明鑫為首任班長。而後經農委會全面清查所有產銷班後,2002年9月再度登記確認運作,由楊天喜擔任班長至今(2014)。
松崗花班班員都是清境社區在地居民,彼此在生活中有著特別強烈的連結與深厚的情感。2002年12月「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時,有半數會員也都是松崗花班班員,在社區協會初期的運作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每當有社區活動、義務公差、環境清潔時,松崗花班班員都是最積極參與的核心夥伴。
此外松崗花班也積極配合仁愛鄉農會共同運銷業務,成效斐然,屢次獲獎,與仁愛鄉農會互動良好。因此當2005至2006年仁愛鄉農會推廣股吳奇政股長申請農委會「整合鄉村組織計畫」時,便以松崗為實施地點,提出「整合松崗社區組織建構擺夷產業文化生態園區計畫」,辦理共識營、產業技術講習訓練、觀摩研習(金瓜石挖寶之旅)、社區入口原木導覽圖、部落地圖導覽褶頁、擺夷文史照片重建、文史館衛生設施(一樓廁所修建)…等內容。2007年續辦「整合松崗社區組織建構擺夷產業文化生態園區計畫」,辦理遊程規劃設計及導覽解說研習訓練、召開社區產業發展研討會、製作石砌花台、休閒椅、架構社區共同行銷網站。2008年辦理「形塑松崗社區傳統人文加速建構擺夷產業文化生態休閒園區計畫」,包括傳統工藝研習(蠟染班、水煙筒製作班)、文史館空間改善(展示牆、展示櫃)、成果展等。2009年又接續辦理「仁愛鄉創新鄉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辦理強化社區組織研討會、創新鄉村社區營造工作坊(桃米社區觀摩研習)、社區標竿學習活動(參訪臺灣十大經典農村:澀水社區)、整修社區產業文史館(三樓)、計畫成果展等。這段時間松崗花班班長楊天喜也正好擔任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第三、四屆),因此巧妙地結合仁愛鄉農會、松崗花班與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的資源,推動社區工作,成為此時期清境社造最主要的經費補助來源。
而除了社區入口原木導覽圖、松崗文康室一樓廁所修建(2005~2006)、石砌花台、休閒椅(2007)、松崗文史館展示空間(2008)、松崗文康室三樓空間整修(2009)等具體建設外,2007年仁愛鄉農會也挹注資源在松崗辦理「南投縣仁愛鄉百合產業文化活動」,因而催生了「2007清境擺夷文化季」;包括首度由社區居民主導在博望新村辦理的「雲之南美食嘉年華」及「清境火把節」。此後連續多年,仁愛鄉農會扮演「清境火把節」最重要的推手之一(至2010年),幫助清境火把節自2007年起成為清境社區一年一度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盛會。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058-061)
- Details
- Category: 從異域到新故鄉
- Hits: 1542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風雲變色;中國共產黨於十月一日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被迫撤遷來臺,兩岸從此形成分立分治的局面。
遷臺初期,國府仍多次企圖「反攻大陸」,並且喊出以臺灣作為「反共復興基地」的口號;但真正的「復興基地」其實是在另一個面積足足有臺灣三倍大的祕境,也就是位於中、緬、泰、寮邊界(中南半島),曾經名列為世界三大產毒地區而聞名國際的「金三角」。
民國三十四年起到三十八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中國大陸,原本被國民政府視為最後反攻堡壘的雲南省,省主席盧漢卻突然率部投共,駐守雲南的中央第8軍、第26軍不及反應,加上局勢詭譎,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只好暫時後撤以保留實力,但一路遭受共軍追擊,部隊幾近瓦解;最後第8軍237師及26軍93師等殘餘部隊約二千餘人,分別由李國輝上校、譚忠中校率領退入緬甸,而後由李彌將軍改編為「雲南反共救國軍」,並陸續收編與訓練滇緬邊境反共武力,一度號稱發展至三萬人,成為當時中南半島戰力最雄厚的勁旅。民國三十九年至五十年間,這批「異域孤軍」在滇緬邊區奮戰長達十一年之久,並曾數度反攻雲南,惜最終都因為彈盡援絕、兵力懸殊而撤退。
民國五十年,滇緬游擊隊在國際壓力下全面撤退來臺(但仍有部分滯留泰北),其中一批二百餘人(含眷屬)經退輔會安置在清境農場。從沒水沒電的荒山野嶺開始,這批榮義民箄璐襤褸、胼手胝足在此從事農墾工作。開啟了「從異域到新故鄉」的嶄新生活!
民國38年(1949) |
第二次國共內戰 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國民黨內部出現反共聲浪,並於民國十六年(1927)爆發「第一次國共內戰」;直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日本侵華,國共才宣佈停戰,合作抗日。 民國三十四年(1945)「對日八年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談判破裂,再度陷入第二次全面性的內戰。民國三十七年底(1948),歷經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等重大戰役後,中共已控制長江以北及中國大部區域,內戰大勢底定。 民國三十八年元月蔣介石總統被迫下野,國民政府先後從南京遷都廣州、重慶、成都,最後在十二月七日遷設台北。當時的中國大陸,僅剩雲南、西康、西藏等西南邊疆地區及海南、大陳等沿海小島尚未淪陷。 昆明事變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九日,雲南省主席「盧漢」宣佈投共,扣押中央派駐雲南的第8軍軍長李彌、第26軍軍長余程萬等人。國府隨即電令兩軍副軍長曹天戈(第8軍)、彭佐熙(第26軍)升任軍長,由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湯堯統一指揮圍攻昆明。 轉進滇南 盧漢為化解國軍攻城壓力,先後釋放李彌、余程萬。余返回第26軍軍部後,下令部隊南撤;第8軍在孤立無援下,也只好隨後南撤。26軍主力進入越南後被法軍繳械,移駐金蘭灣,再移往富國島監禁。僅剩第93師278團約400人,由副團長譚忠率領進入緬北。第8軍則多數遭殲滅或俘擄,僅第237師709團在李國輝團長率領下擺脫共軍追擊,隨後亦進入緬境小猛棒,與26軍譚忠團會合。 |
民國39年(1950) |
復興部隊 撤入緬甸的國軍部隊,主要包含第8軍237師709團及第26軍93師278團的殘餘兵力及滇南地方自衛隊共約二千餘人,重組為「復興部隊」,由李國輝任總指輝,譚忠任副總指輝,成為異域孤軍最早的「種子部隊」。 大其力之戰 緬甸在中共壓力下,企圖以武力將國軍予以驅離或繳械,經多次交涉未果,於民國三十九年六月十三日起對國軍發動攻擊,歷時二個多月的戰鬥後,緬軍慘敗,游擊隊也因而聲名大噪。 韓戰爆發 民國三十九年6月25日(1950)韓戰爆發。美國為爭取亞洲國家共同對抗北韓,派遣「東南亞軍援顧問團」前往泰國。李彌趁機與顧問團接洽,獲美同意若游擊隊推入大陸國境後,可提供空中補給。 |
民國40年(1951) |
雲南省反共救國軍 雲南省反共救國軍1951年1月國府成立「雲南省游擊軍總指揮部」,派李彌為總指揮。2月改稱為「雲南省反共救國軍」。 美國白紙方案 美國總統杜魯門為紓解韓戰壓力,批准「白紙方案」,自1951年2月起與泰國秘密支援李彌部隊進攻雲南,以牽制中共部隊。但隔年(1952)4月韓戰結束以後,美國即停止軍援。 反攻雲南 李彌獲得美國和國府支援少量的武器後,親至猛撒總部,將游擊隊分為南北兩路,於1951年4月開始向雲南省推進,先後攻佔鎮康、雙江、耿馬、孟定、滄源、瀾滄、寧江、南嶠等八縣,並策動岩帥王田興武反正;後因武器裝備嚴重不足,只好於7月底退回緬境。 雲南反共抗俄軍政大學 李彌部隊進攻雲南失利後,於1951年10月成立「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12月起全面召訓幹部和新兵,受訓學員多達數千人,號稱為雲南的「黃埔」;此為游擊隊聲勢最壯大的時期。 |
民國41年(1952) |
猛撒機場 為補給戰爭所需的武器和物資,李彌部隊於猛撒修建機場,國府委託復興航空自1952年4月1日起至次年8月,一共從臺灣進行了三十架次的空運任務。 南下穆爾門港 由於1952年4月美國停止外援,台灣空運又量少且昂貴,李彌部隊積極與緬甸克倫族和蒙族結盟;並於5月派姚昭率團約700人南下穆爾門港,計畫利用其海港從台灣以海運方式運送幹部人員和武器械彈。運載880名幹部和335噸軍品的「海滇輪」於次年2月從高雄啟航往緬南,然因雙方無法取得連繫,海運案無功而返。 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952年9月,李則芬將軍代表游擊隊與緬甸各民族在猛撒召開「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代表大會」,並成立「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由原李彌部隊組成1、3、5、7、9五軍,其他民族則分別成立2、4、6、8、10等五軍。 |
民國42年(1953) |
李彌返台 1953年2月國府下令將李彌召回台灣監視軟禁,之後李彌終生未能離開台灣。 沙拉戰役 1953年3月11日起至4月下旬,緬甸結合中共動員7,000人精銳部隊,加上砲擊、空襲等方式圍攻猛撒總部,遭我軍擊退。戰後,李國輝部移駐丹羊。 緬甸向聯合國提出控訴 緬甸大舉圍攻李國輝部隊的同時數度在聯合國提出抗議,並於1953年3月25日正式提案:「緬甸聯邦所提關於台灣國民黨政府侵略緬甸之控訴」(Complaint by theUnion of Burma Regarding Ag-gression against Her by Kuomin-tang Government of Formosa)3月31日國府代表指出緬控案「台灣國民黨」用字不當,修正為「中華民國政府」。4月23日聯合國大會全體決議通過,對李部滯緬行為予以譴責並要求撤出緬甸。 四國軍事委員會 5月22日「中、美、緬、泰四國聯合軍事委員會」在曼谷成立,協調和監督滇緬游擊隊撤軍事宜。 |
民國43年(1954) |
第一次撤退 國府為應付聯合國決議案,計劃從緬境撤回2,000人,其餘部隊實施「天案」,以克倫軍名義潛伏緬境;但李部認為此案寄居於緬甸反叛軍之下,風險太高不可行,國府遂突然下令部隊全撤。自1953年11月起至1954年5月間,分三個梯次,共撤回官兵、眷屬共計6,750人。 第一次撤臺人員由泰國清邁直飛台北松山機場,國府將部隊重新編組,成立第12軍官戰鬥團(2,596人)及三個步兵營,加上一個連及幼年兵隊、將校隊、政工幹部等國軍單位(共2,979人),分別安置在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之三十三所國民學校內。眷屬部分(957人)於1955年春全部搬遷至桃園龍岡新建的「忠貞新村」。 不撤部隊 1954年2月15日,「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第5軍軍長段希文在猛敦軍部召集軍事會議,參加者包括李文煥、劉紹湯、馬守一、馬俊國、甫景雲、李崇文、朱鴻元、楊再生等23人。會中決議不撤,並公推段希文為領導,暫駐乃朗、猛羊、大黑山一帶。 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 1954年10月,國府將不撤部隊授予「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番號,派柳元麟為總指揮,彭程為副總指揮。柳元麟於10月底抵達5軍段希文軍部的駐紮地乃朗,籌組成立新的志願軍總部。 |
民國44年(1955) |
|
民國45年(1956) |
緬東基地保衛戰 1955年元月29日起,緬甸取得美國用來反共的軍援後,動員近三萬人國防軍,企圖以壓倒性的絕對優勢,對游擊隊展開大規模進攻。持續4個多月後,緬方在不堪損兵折將下,於5月底和游擊隊談判,要求游擊隊放棄薩爾溫江以西的陣地,退守到撣邦。此時游擊隊總部也隨戰事發展而遷移,最後於5月25日遷至老羅寨。 |
民國46年(1957) |
江拉總部 1956年元月,柳元麟將總部從老羅寨北遷到蕩俄,而後於1957年元月再度遷至江拉,直到民國五十年第二次撤軍。 安西計畫 1957年12月西藏發生抗暴活動,國府為擴大政治號召,令柳部準備「安西計畫」,於次年(1958)3月後開始實施,包括空投彈藥、開辦第七期幹訓班並突擊大陸,直到1958年10月結束。 |
民國47年(1958) |
突擊大陸&八二三砲戰 1958年7月,游擊隊實施「安西計畫」推進大陸,8月底抵達邊界發動突擊,恰逢金門八二三砲戰,有效牽制中共。 |
民國48年(1959) |
興華計畫 1959 年初,國府擬定「興華計畫」,期望將滇緬邊區建設成「陸上第一反攻基地」,4月份派遣情報局副局長任致遠率「興華小組」前往滇緬邊區督導及慰問各部隊,並著手修建猛白了機場。 |
民國49年(1960) |
中緬邊界條約 1960年1月24日,緬甸總理尼溫率團訪北京,與中共簽訂「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邊界協定」,並成立「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於6月27日至7月5日間在緬甸仰光召開第一次會議。10月1日中共和緬甸在北京正式簽訂「中緬邊界條約」後,中共隨即在佛海建立前方指揮所,與緬甸聯合對游擊隊展開清剿行動。 江拉基地保衛戰 1960年11月,中共與緬甸動員數萬兵力,企圖一舉消滅游擊隊。國府對此戰役十分重視,不但派特種部隊司令易瑾中將二度視察外,蔣經國也曾於12月5日召喚第5軍軍長段希文回台商討應戰策略,其本人亦於12月20日親至邊區視察。柳部隨後擬訂五華、昆明、楚雄、保山等四個計劃,但在與中共、緬甸纏鬥三個月後,仍因眾寡懸殊,只好突圍而出,實施「保山計劃」,渡湄公河轉進寮國及泰北。 |
民國50年(1961) |
保山計畫 1961年元月25日,受中共與緬軍以優勢兵力的夾擊下,柳部為保全實力,實施「保山計劃」,駐紮在江拉總部附近的第1、2、4軍以湄公河為樞紐轉進寮國,暫駐南梗。而由李文煥、段希文領導的3軍、5軍也隨後轉進泰北。 春曉計劃 柳部因倉促渡河,不及搬運自台灣空運的美援武器,被中共尋獲,以後更被緬甸公開展示,再度向聯合國提出控訴,並在仰光引發一連數日的反美示威暴動。 1961年2月25日,國府在美國壓力下,決議全面撤軍,派遣「春曉小組」安撫游擊隊並安排撤軍事宜;對於不願撤台人員,國府也通告停止補給。 國雷演習/第二次撤退 1961年3月3日,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與美海軍補助通信中心負責人克萊恩會談撤軍事宜,並以兩人名字部分的組合,稱為RAY-KUO(即「國雷演習」);而後又訂定「龍門計畫」,規劃撤退方式。自3月17日起至4月30日止,接運官兵、眷屬及義民共4,406人來臺。國防部隨後於5月15日撤銷游擊隊番號,「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從此走入歷史。 第二次撤臺的「反共義民」中,志願退伍參加農墾工作者(1,133人),分別安置在高雄、屏東、見晴(清境)等三個農場,開啟在臺灣「新故鄉」落地生根的生活。 |
整理&撰文:葉瑞其(2011)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 Details
- Category: 臺灣小瑞士
- Hits: 6298
清境一夏是南投縣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源自於2001年,在歷經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0年碧莉斯颱風的相繼肆虐後,由清境地方產業串聯共同舉辦的產業振興活動。
地震風災的試煉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位於埔里及霧社間的「人止關」道路坍塌,清境聯外交通中斷長達數月,居民生活無以為繼。2000年8月22日,當所有災區正逐步脫離地震的陰霾,〝怪颱〞「碧莉斯」卻再度橫掃清境,當地農作物在一夕之間全數毀損,二十多處房舍遭到重創甚或全毀,遊客望之卻步;清境地區才剛要起步的觀光產業頓時回歸原點。
- Details
- Category: 從異域到新故鄉
- Hits: 1086
民國五十年三月,「異域孤軍」第二次撤臺;在美國援助下,以「國雷演習」名義撤回游擊隊、眷屬共4,406人。從泰國清萊空運至屏東空軍基地,於鳳山陸軍第二士校暫宿後,隔日乘火車北上到成功嶺,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身份調查、登記、編組、語言及編織技藝學習。其中繼續服役者編入特種部隊及反共救國軍,官兵眷屬則安置於龍潭「干城五村」;志願退役從事農墾開發者(1,133人),分別安置在南投見晴、高雄吉洋及屏東隘寮農場;另有數十人依其個人狀況分別安排就學、就養(專案安置)或自謀生活。
安置於清境農場(原名「見晴榮民農場」)的206人,於七月抵達埔里,暫居於埔里國小與南光國小教室,九月份學校開學後則遷入禮堂。義民每日派工上山,開路整地,興建小木屋(博望及壽亭新村),並於十二月十六日及二十八日陸續完工進住。
當時的清境農場甫於二月二十日成立,四月份安置第一批榮民12人後,旋即奉命安置「滇緬義胞」。五十一年七至九月續建「仁、義、禮、智、信」五莊,安置50位單身榮民。五十四年底至五十五年初再增設「忠、孝」二莊,安置20位榮民。
五十年至五十五年間,農場安置的榮、義民合計約300人,就是清境社區的第一批住民。從沒水沒電的荒山野嶺開始,榮義民在此落地生根,蓽路藍縷、胼手胝足地開始「農墾清境五十年」的田園生活。
土地配耕
民國五十年底滇緬義胞在清境落地生根之後,農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土地配耕。當時是以人口數為標準;義民本人可領七分地;配偶折半,為三分五厘地;孩子再折半,可領一分七厘五毫地。其人口數是以民國五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人口數為基準。亦即以二口為主的博望新村大多配領一甲五厘地;而以三口為主的壽亭新村則大多有一甲二分二厘五的地;部分四口之家則有一甲四分地。
由於土地價值不等(靠近道路的土地價值較高),所以在分配土地時,將土地分成四類:
1.菜地:約一分多地,在住家附近。
2.甲地:約三分多地,距家稍遠些。
3.乙地:約三分多地,距家約半小時左右路程。
4.丙地:約三分多地,距家有半小時以上路程。
為求公平,完全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各家所得的田地。
生活照顧
民國五十年滇緬義胞以「國雷演習」名義空運來臺,從游擊隊轉化為「義民」身份從事墾荒工作,初期可獲得美國「四八○專案」的生活補助。除了供給米、麵粉、麥片、衣服之外,還發給零用金。第一年大口300元,中口200元,小口150元;第二年大口200元,中口150元,小口100元;第三年大口150元,中口100元,小口75元;第四年起全面停止生活補助。
民國五十四年一月一日,游擊隊正式退伍,依年資及階級獲發退伍金,恰好彌補第四年停止生活補助的空缺。然而因為開墾初期沒有收入,又要聘工幫忙整地,義民的退伍金大多投入在整地工作中。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 Details
- Category: 臺灣小瑞士
- Hits: 6325
2002年文建會「九二一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將全臺重建區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成立社區營造中心,並公開甄選社區營造點,推動社區生活重建工作。仁愛鄉屬於第四區,為佔地最廣、位置偏遠的原住民鄉(包含苗栗縣泰安鄉、臺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清境地區透過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的努力及暨南大學黃美英老師的推薦下,從四十多個提案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第四區唯一「非原住民部落」的社造點;同時決定以松崗「博望新村」為起始點,由社區居民籌組社區發展協會,作為本案的執行單位。
由於一般人談及清境時,多指由退輔會所管轄的「清境農場」,忽略了數十年來在這裡胼手胝足、默默耕耘的榮義民,及晚近的合歡山新移民,使得清境社區長期以來始終是「三不管地帶」。故本案以「大清境社區」為名,強調包含清境農場、七個榮義民眷村、週邊民宿、私有農地、原住民保留地等廣義的「清境社區」範疇,希望爭取政府及相關單位的重視。
2002年5月,「雲之南少數民族文化重建計畫」出爐,提出包括:組織社區營造工作團隊、發行社區報、開辦社區學苑、規劃社區特色文化空間及社區入口意象、辦理社區形象識別系統設計暨甄選活動、規劃松崗文史資料館及辦理雲南少數民族文物展等多項子計畫。本案經層層審核與複查,於9月底正式核定通過,成為清境第一個社區營造補助計畫,也是迄今(2014)為止清境地區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的社造計畫。由於提案時社區協會尚未成立,經協調後由促進會為申請單位;而首任的社區營造員,則由身兼促進會理事的松崗義胞第二代楊天福,及促進會總幹事葉瑞其擔任。
「社區營造員」是文建會「九二一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特有的機制。除了扮演社區對外的窗口與互動橋樑外,也必須按月填報工作日誌、參加營造員會議、研習,並且負責申請經費、執行及核銷作業;而文建會也會按月撥付工作費給社區營造員。
為了更有效推動社區工作,清境社區營造員楊天福、葉瑞其除了支領第一個月的些許工作費作為交通津貼外,其餘每月工作費均全額捐助「松崗工作站」的設立與運作;並邀請蘇愛婷、曾玉妃、彭光龍、趙翊君等多位夥伴加入社造團隊,以「松崗工作站」作為行政與連繫中心,推動各項工作。
由於是清境第一個社造計畫,工作團隊無不卯足全力,並且盡可能地尋求各種專業協力,加上博望新村許多居民的熱心支援下,使得本案獲得良好的執行績效。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副主委吳密察、專門委員陳銘城、第二處處長黃武忠、中部辦公室科長林滿圓、廖月霞視察、鄭慕寧專員,以及專案管理中心廖俊松老師、第四區營造中心鄭晃二老師、黃美英老師、謝英俊建築師、蔡慈鴻建築師等相繼前來訪視,除了給予許多肯定、支持、協助與建議外,也多次帶領媒體團蒞臨採訪,幫助清境社區(博望新村)在短期內得到密集的曝光,有效提昇知名度,也直接或間接帶動清境地區後續幾年的快速發展。
清境社區營造的中樞:松崗工作站
2002年2月1日,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第一任總幹事(葉瑞其)報到,於松崗文康室二樓設立工作室。理事長施武忠派遣水電(賴勝政)協助修復熱水器,常務理事羅介鴻親自釘製木地板與辦公桌,陳添明理事捐贈床墊,以及許多社區夥伴的熱心幫忙下,「松崗工作站」開始運作,成為促進會辦公室與社區工作的連繫據點。
儘管松崗文康室是九二一地震後新建的活動中心,但或許因為施工品質不佳,地面上不斷湧現脫落的泥沙,不但影響環境清潔,也有損建築物壽命。於是社造員葉瑞其與時任博望新村村長(義務職)的魯文印研商空間改善。首先聘請社區居民(戴明重、吳作哲)鋪設二樓地磚及儲藏室木地板,而後進行一樓地板重新鋪面,並動員十多位社區夥伴前往日月潭伊達邵部落,搬運由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捐贈的舊辦公傢俱;10月18日「大清境社區總體營造誓師行動大會」啟動後,「松崗工作站」也正式掛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扮演計畫執行的中樞。唯隨著「雲之南少數民族文化重建計畫」結案與促進會辦公室遷出後,松崗工作站在未來如何能有效使用與管理,已經是社區協會非常重要的課題。
老照片說故事:清境文史工作隊
為紀錄與保存清境珍貴的歷史文化,2002年清境社區首度組織文史工作隊,由松崗義胞第二代彭光龍擔任隊長,透過第四區社造中心黃美英老師引介志工李圓恩、沈勇全為主要成員,加上正在進行田野調查的清華大學人類所研究生孟智慧,以及社區友人詹欣純、趙翊君提供技術支援,於2002年7-8月間針對博望新村31家住戶基本資料調查,同時著手蒐集異域史蹟相關文獻與老照片,製作「老照片說故事」及「從異域到新故鄉」簡報。
此外黃美英老師也帶領暨南大學三十多位學生,於11月23-24日至清境辦理二天一夜的部落實習,在「清境文史工作隊」的引導下,分別採訪博望、定遠、壽亭等三個滇緬義胞眷村耆老,並於松崗文康室辦理發表與分享活動。而時任清境農場場長的王崇林將軍,也特別邀請「清境文史工作隊」至農場場部協助檔案室整理,藉以保存場部獨有的許多珍貴資料。
儘管受限於預算、人力、時間與經驗的不足,2002年的清境文史調查尚未創造顯著的成果,但至少已經起了頭,對後續幾年持續累積的文史工作建立了重要的基礎。
大清境社區標誌甄選
清境社區標誌甄選活動由魔瓶視覺設計策劃執行,透過文建會、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等網站協助公告,共彙集了來自各技職院校、廣告公司所投稿的三百件作品,初選於臺中技術學院舉行,由學者專家與社區代表評審團選出十件入圍後,2002年12月底於松崗文康室公開展示,並開放所有居民票選,最後由朝陽科技大學的傅學祺同學勝出。其作品(如上圖)透過簡潔的三角色塊代表清境的高山、草原風情以及堅忍卓絕的奮戰精神;底端以具有人文氣息的書法線條勾勒出自然的雲霧,同時也展現出清境社區特有的多元文化之美。
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標誌 繼清境社區公開甄選並票選出社區標誌後,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也在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中,利用投稿的三百件作品,票選出代表促進會的標誌(如上圖)。該標誌創作者為黃上銘,以輕鬆的手法描繪清境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塑造一種悠閒舒適、自然放鬆的感覺。 |
終身學習之路:清境社區學苑
清境社區學苑的構想,除了規劃社區營造相關教育課程,讓居民對社區營造有更深入的認識外,也希望納入生態導覽、擺夷舞蹈、農業轉型、雲南美食、編織藝術…等社區實際需求之項目,安排相關技能訓練與休閒活動,倡導「終身學習」。
經徵詢居民意見,初期設定以「生態導覽班」及「擺夷舞蹈班」優先開課。其中「生態導覽」為結合文建會社區深度之旅,並因應清境觀光發展與生態旅遊趨勢;而「擺夷舞蹈」是清境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活動之一,期盼未來能建立常態性、系統化的教學機制。
社區學苑開辦後,有鑑於電腦的使用在生活中日漸普及,於是在多位社區夥伴的提議下,藉由清境國小的師資與設備,又增設「親子電腦班」課程,讓居民不再對電腦感到陌生和恐懼。
由於2002年尚屬實驗性質,課程時數不多,然而參與的學員無不樂在其中,證明只要有心,清境社區學苑的落實也將成為可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宜蘭社區觀摩
什麼是「社區總體營造」?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又可以做些什麼?當清境社區營造團隊正積極展開各項工作的同時,許多人卻難免有這樣的疑惑。為了讓居民更清楚地瞭解這些概念,清境社區特別安排了「蘭陽知性之旅」三天二夜社區觀摩活動。經由文建會中辦鄭慕寧專員的推薦,請負責東部(宜蘭、花蓮、台東)的社區營造中心「仰山文教基金會」協助安排參訪行程。透過仰山藍浩偉先生、宜蘭香格里拉農場張清來董事長的鼎力幫忙,以及仰山解說學會、宜蘭觀光大使全程免費導覽下,清境社區由居民、攤販、業者所組成的一百多人參觀隊伍,於2002年12月16至18日成功走訪了大二結、尚德、大進、白米、珍珠等社區,也瀏覽了宜蘭設置紀念館、宜蘭酒廠、親水公園等據點,而夜宿礁溪溫泉、香格里拉休閒農場,更使得所有居民留連忘返。
三天的觀摩不但使參加的居民受益良多,許多人紛紛期待下一次類似的活動,也有人不禁自問清境社區還要努力多久才能像宜蘭一樣有豐碩的成果?我們堅定地相信,只要大家持續努力和參與,清境社區未來的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以有形建設創造無形價值:社區入口意象
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首重社區人才培育,強調「社區的人,做社區的事」;而對於硬體建設、空間營造…等,多半不在補助範圍。然而要達成居民認同,擴大社區參與,卻不是只靠開會、上課、研習就可以做到的。大多數的人只相信「看得到的東西」,因此適當的有形建設,仍有其必要性,甚至可以藉而進一步創造更多無形的價值!
有鑑於此,2002年清境社區選定博望新村入口街道的牆面,經社區居民整理並重新鋪面、粉刷後,透過李振明老師介紹,委請臺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的黃昱斌、陳啟專、蕭向涵、范炳楠、陳慶璋、洪琪筑等六位同學,以「血戰異域十一年」及「雲南邊疆少數民族」為主題,繪製一面長約六十公尺的壁畫。
雖然知道壁畫無法長年保存,但在少數的經費及預算項目限制下,社造團隊又極欲打造「看得到的成績」,因此經過多番討論最終仍決議以壁畫作為「社區入口意象」的表現方式。儘管在多年後博望新村壁畫早已「風華逝去」,但在2003年乃至剛完成的數年間,她卻曾經是博望新村最醒目的焦點,也成功獲得許多居民與遊人的喝采。
紙上談兵,勾勒願景:規劃特色文化空間
清境七個榮義民眷村自1970年代陸續改建後,除忠莊(忠孝新村)居民幾已全數遷出外,其餘六莊至今(2014)仍大致保存其「高山上的眷村」型態,尤以博望新村為其代表,曾有「擺夷村」的稱號及「雲南文化村」的發展構想。2002年即透過第四區社造中心委託大境建築師事務所完成「博望新村空間改善計畫」及「雲南少數民族暨滇緬游擊隊文物館設置計畫」,盼望有朝一日能逐步實現。
清境社區報
公告社造進度、傳遞正確資訊、宣揚好人好事、端正社區風氣,這是「清境社區報」創立的初衷。由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與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籌備會)聯合發起,邀集清境農場、清境國小、臺大梅峰農場等單位共同組成編輯委員會,以《人間清境》為名,透過「雲之南少數民族文化重建計畫」連續發行七期;接續的「活力清境:社區人才培育計畫」也核定通過四期,總計在2002至2003年間《人間清境》社區報共發行十一期。
相隔多年後,2008年12月復刊,但因「人間清境」已被引用為某新建的民宿名稱,故更名為《清境社區報》,至2013年底發行至二十一期,各期內容均完整刊載在「清境社區營造網」。唯目前《清境社區報》仍未建立固定發行的機制。
清境文化導覽手冊
《清境文化導覽手冊》是清境社區第一本輕便型導覽手冊,菊24開,僅僅48頁的迷你書,包含清境歲時記事、「滇」沛流離話清境、大清境巡禮、「擺」樣風情、清境旅遊資訊…等簡要內容,並收錄部分清境社區營造「打造自己的夢想」專欄,由魔瓶視覺設計協助委託沐石文化編輯出版(目前已絕版)。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034-049)
>>延伸閱讀:雲之南少數民族文化重建計畫:推動歷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