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仁,雲南省順寧縣(今鳳慶縣)人,民國前三年生。順寧省立中學畢業,曾任小學教員、調解員、大興鎮長、糖婁統稅局長……等。民國三十八共軍入滇後逃出,相繼於耿馬、果敢等地打游擊,四十年編入滇緬游擊隊,四十九年任總部中校行政官,遷臺後為博望新村第一任自治村長。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驚豔彩雲之南:清境社區民族技藝培訓計畫(2013)

2013年「驚豔彩雲之南~清境社區民族技藝培訓計畫」,是連續第四年申請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輔導計畫。包括:辦理清境民族舞蹈班進階課程、清境民族技藝培訓課程、社區參訪學習活動、發行清境美食文化故事、社區文化藝術講座(六場)、社區營造成果發表等六項內容。

舞蹈班除了延續既有的拉蒙(滇緬邊區民族舞蹈)、潑水祈福舞(傣族舞蹈)、一起跳(麗江民族打跳)等雲南民族舞蹈外,又加入傣家風情(傣族舞蹈)、好玩好耍來打跳(麗江民族舞蹈)二個新曲目,以維持新鮮感。「民族技藝培訓」分為「藍染研習」及「葫蘆絲演奏教學」二部分;其中「葫蘆絲演奏」為臺灣在小學內(清境國小)開設課程的首例;而「藍染研習」在學習基礎技法後,特別前往苗栗市貓裏客家學苑完成最後染色作品,家政班員穿著自己製作的藍染筒裙(儱基)結合傣家風情舞蹈於火把節中演出,頗具特色。此外透過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與黃世明老師的穿針引線,南投縣民俗音樂協會特別為清境社區譜曲伴奏,表演「一起跳」及「彝族酒歌」、「月亮升起來」等雲南歌舞,先後在埔里鎮仁愛公園及清境火把節活動聯合發表,充分表現出南投縣的社區活力。

  清境民族技藝培訓課程,於清境國小開設「雲南葫蘆絲」演奏教學 清境民族技藝培訓課程,於清境國小開設「雲南葫蘆絲」演奏教學

清境美食文化地圖

2013年清境美食文化故事公開徵選活動於7月公告,8月展開網路票選,9月12日開放所有民眾於松崗文康室現場品嚐及投票,計有18家餐廳及民宿參與,共推出近50道料理,經「網路票選」及「現場投票」綜合計分後,最後選出25道代表性的美食,編印為菊對開褶頁,分別介紹其風味及特色,提供民眾按圖索驥,體驗霧上桃源之美食渡假饗宴。

2013年清境美食文化故事公開徵選活動,共有18家餐廳及民宿參與,推出近50道料理(攝影:葉瑞其)2013年清境美食文化故事公開徵選活動,共有18家餐廳及民宿參與,推出近50道料理(攝影:葉瑞其)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100-105)

  • 訪問紀錄:李明錫
  • 訪問時間:2004年6月
  • 編輯校對:穆順財、葉瑞其

我是雲南省保山縣人,民國十八年生。當時在家裏還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二個妹妹,共有七個小孩,都沒有出來,現在只剩一個妹妹。民國四十五年在緬甸「猛白了」結婚的,太太是緬甸人(阿佧族),民國三十年生的。結婚後太太跟著走,前面有敵人時,我們就先抵擋,讓眷屬先走,那時間也沒有辦法。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離家到緬甸做生意出來的,之前在大陸當鄉兵三年,做生意是帶鴉片菸、辣椒、牛乾巴到緬甸賣,後來不行了,聽到李彌到緬甸成立游擊隊就參加了。

民國三十八年在滇緬是加入第一軍,因部隊守防位置的關係,所以沒有參加反共抗俄大學的訓練。民國四十三年有撤回七千多人,那時不想回來。

那個時間像黑社會

當時我們被共匪追著跑,在泰國、緬甸、寮國之間,從緬甸跑到寮國就不敢打了,因為那是別的國家。撤退時從寮國坐船後,坐車到泰國清邁飛機場,就直接上飛機。那時上飛機老婆在哪裏不知道,各走各的。我們作戰部隊跟著部隊走,眷屬坐另一班飛機,但在同一天回到台灣。在泰國她們歇的地方和我們歇的地是不一樣的,所以不知道來不來(台灣)。我們是聽部隊的指示,那個時間像黑社會,你不聽話就把你拉出去殺掉。

跟人家對調到這裏

退伍時是士官,在成功嶺就退了,而且決定分發到哪裏。我們是分發到埔里,一部份是分高雄。來到這裏時我有四個人,其中有二個小孩,原本應該是要到高雄,我是跟人家對調的,這裏是二個人的。那時候從成功嶺下來就先住埔里南光國小,後來南光國小要整理,就移到大禮堂,在南光住十多天,另外(埔里)國小住一個多月,十二月中就到這裏來。

剛開始是住木造房子

當時來台灣是三十一歲,剛開始是住木造房子,一家人只有五坪半的房子,臥房、吃飯都在一起。有一張小木桌子是公家發的,還有二張小椅子,因為這裡是兩個人的,壽亭那邊是三口人。我雖是四口人,但不好跟他們講,就不跟他們講,小椅子自己用木頭做就可以了。

現在住的房子是民國六十五年蓋好的,用磚蓋的。我們要自己出錢,一戶人大概要十幾萬,自己還要貸點款,那時貸四萬塊,是向場部借的。原來房子一棟是四家人,改建的時候搬出去一家人,搬到前面去,原來四家人的寬度變成三家,比較寬。在兩旁的都是這樣分出去的,只有二棟沒有分,在前面那裡。改建後還是兩個房間不過比較大。

在家裏祭拜祖先,有拜「天地國親師」位,以前是用紅紙自己寫字,民國六十五年房子改建後才花了四千多塊請人做這塊壓克力。

從底下挑水來用

當年的用水,是從底下有一個小水池,用人挑到家裡。耕種的水也是從底下挑來用,二個鐵桶左右各一個,大概民國六十幾年才沒有挑水。

民國五十年那時還沒有電,大概六年後才有電力供應。沒有供電的時候,晚上都點蠟燭,煮飯都用木材燒,我們這裡木材多嘛!林務局來抓哦!抓到我們就沒有辦法,到派出所做個筆錄就回來,我門如果不砍木材會冷死掉,家裡整晚都燒木材取暖,用鐵盆裝木材燒,將房間燒暖起來。剛來二、三年這裡有下雪,大概有三、四十公分厚,下雪的時候車子不能上來,但雪是晚上下,第二天就溶化了。

抽簽決定土地

民國五十年時土地還沒開墾,當時土地的分配本來是一戶人在一起,結果我們說這樣不行,土地好壞差很多,後來就分為甲、乙、丙三種土地,以及五厘地種點小菜之類的。土地劃好後打木樁,大家用抽簽,抽中幾號就是連門牌號碼一起決定。甲地四分多,乙地分三分多,丙地是二分多,總共是一甲二厘五;但有人有不夠,也有人有多。土地當時只有使用權,土地放領在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有些人的土地都賣光光了。

田裡剛開始就種高麗菜,一直種到不能種的時候,就改種水果,起先是種蘋果(民國五十七、八年左右),後來就種新世紀梨、水蜜桃(大概民國七十幾年左右),現在還有在種果樹(水蜜桃),包給人家做每年收租金

坐車到埔里買菜

買菜有菜車上來(民國七十幾年左右),早期就自己坐車(公路局的班車)到埔里去買。每天有二班車,早上在九點多鐘上來,下午的班車是四、五點上來,坐早上那班到埔里大概十點多。有時會在霧社買,那裡也有在賣菜。有時也向山地人買地瓜或小米,其他就沒有了。下去買菜大概一個禮拜左右一次,買一些可以放不會壞的東西。

當時沒有雜貨店,大概在民國五十三年才有雜貨店,就在現在的雜貨店那裡,房子是屬於公家。標到福利社經營的每月要拿三千一百塊錢出來給社區。

以前大家都很團結

道路旁的樹是民國五十年來之後種的,從林務局拿樹苗,我們就去種,樹種自己澆水,我種了四、五棵。當時做事都很合作,講了大家就一起做。他生病不能做我們就幫忙將工作做完。現在年青人就不行了,講他們就可能會罵他。以前社區有自治村村長,村長是用投票選出來的,看你要投給誰,就寫誰的名字。以前跟場部的人都很熟很團結,有時會開「榮團會」(榮譽團結會),每個村莊都來,像榮光、仁莊等。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高山上的眷村:清境社區村落文化播種計畫(2013)

2013年文化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啟動,透過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的積極協助下,清境社區及時獲悉本案的補助資訊,以「高山上的眷村─清境社區村落文化播種計畫」提出申請,執行包含「人才培育」及「資源調查」二個面向的四個計畫項目。

首先是針對1961年第一批農墾清境的77戶「滇緬義胞現況調查」,截至2013年10月的統計資料顯示,清境社區第一代至第四代滇緬族裔人口合計為805人(含已歿),然現存且實際居住清境者僅285人,其中主要承擔家計及社區幹部的第二代則不到百人。

清境社區滇緬族裔現況調查訪問(攝影/ALINA 2013.08.18)清境社區滇緬族裔現況調查訪問(攝影/ALINA 2013.08.18)

其次是出版期待多年的《高山上的眷村:清境老照片專輯》,共收錄約三百張老照片,佐以簡要的文字說明,許多過去未能蒐集和出版的珍貴圖像與故事也在本專輯中一一呈現,引起居民廣泛的回響。

《高山上的眷村:清境老照片專輯》,共收錄約三百張老照片(封面設計:ALINA)《高山上的眷村:清境老照片專輯》,共收錄約三百張老照片(封面設計:ALINA)

另外本計畫結合新故鄉社造成果發表及清境火把節,共辦理三場「雲南打跳同樂會」,增加在地表演團隊曝光機會。並委託鐵木石工作室的二位社區居民研發和創作二十支「雲南水煙筒」;同時針對清境及雲南圖騰設計十二款圖像,除作為水煙筒筒身的彩繪裝飾外,未來也將運用於相關文創產品的開發,為清境社區的文創產業發展跨出關鍵的第一步!

整理&撰稿:葉瑞其 2014.11.20(刊載於《臺灣小瑞士:清境文化再造軌跡專輯》,p.112-115)

  • 採訪紀錄:李明錫 (2004年6月)
  • 採訪紀錄:趙昌華、趙翊君、葉瑞其 (2011年9月)
  • 編輯校對:饒慶樑、葉瑞其

我是民國十八年出生於雲南蒙化,家裡有七個兄弟姐妹,但只有我和哥哥兩個男丁。民國三十六年我被〝徵兵〞入伍,加入中央駐雲南的第二十六軍以後,就沒再回過家。

民國四十五年在緬甸結婚,當時部隊規定與少數民族結婚有補給。

太太余向雲(民國二十七年生)是當地擺夷姑娘,擅長舞蹈,曾獲得游擊隊團部舞蹈比賽第三名,在緬甸時經常要巡迴各營區表演,有時出去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在清境有另一位也擅長擺夷舞蹈的,就是松崗何正祥的太太刀秀蘭。

跳舞與太太結緣

我和太太也是跳舞認識的,那時候晚間都沒有娛樂活動,我們連長就叫我出來教他們(阿兵哥及眷屬)跳舞打發時間,我們把泰國及緬甸(擺夷族)的傳統舞蹈「拉蒙」重新編織起來,因為緬甸的文字看不懂,都是以音樂來猜,音調有時比較不準,同時也加上一些自己編的。

拉蒙不是很正統的舞蹈,只是大家同歡樂、運運動,屬於一種集體舞蹈。星期六附近的居民都可以來參加這項活動,目的是部隊與居民互相交流的一種活動。教這種舞蹈很累,比較喜歡教年輕的,學的也快,遇到長官來參訪時都是由年輕小女孩來表演。那時我們把他編成詩,我看他們跳擺夷舞,一個是三個九步,一個是一步一踏九,我們就拿這個九步。軍人跳起來比較整齊,但比較沒韻律感,也比較沒柔軟度,目的在同歡樂所以要求不高只要達到娛樂的效果就好。清境以前剛開始辦火把節說要跳擺夷舞的時候,就是我們倆夫妻去教的;同時也到清境國小教了兩年,不過現在的舞都不一樣了。

我們是軍人啊!

我們在緬甸的時候,這個形形色色加起來,國軍有兩個軍,一個是二十六軍,一個是第八軍;抗戰時候邊界還有個游擊隊,都加在一起,另外還有難民及當地居民參加。那個時間擴大一點勢力,不是屬於哪個單位的,是雜牌軍。

部隊改編以後還是極有觀念,人事觀念,名稱要大,太小就沒人要參加了,師、軍,起碼要有一個團。二十六軍是一個營,軍部營管得比較鬆,另外還有二十五師完全在寮國,由法國補給。後來法國人不補給了,二十五師拿著法國人的武器與二十六軍合併,相較之下二十五師的武器比二十六軍的好。

蔣經國親自到第一線視察

我們的部隊都是在山區,也不能集中在一起,最後房子才建,連飛機都可以起降了。那個時候共匪進來很多人,蔣經國親自到第一線視察。最後一次撤台時蔣經國說:『聯合國逼的太緊了,要撤退了,以後都不補給不照顧了。』我們是最後一批撤退的,由聯合國監督,只有撤退中部的,離中部較遠的地方撤退不了,就都留在那邊(金三角)。

我們不是難民,是移民

我們撤退是有組織有武器,所以不是難民,是移民。來到成功嶺後蔣經國就跟我們說在立法院有立案了,叫「國雷案」,是聯合國的案子,我們就叫做義民。來這邊前三年聯合國有補助有麵粉、牛奶、罐頭生活過的比較好,第四年後就沒補助完全都是靠自己。然後就拿退伍金,退伍金也沒多少,很快就用光光了。種植蔬菜又碰到乾旱,家家都沒什麼收入,生活很苦,不是哪一家喔!通通是一樣啊!蔣經國先生來幫這個水拉起來還好一點,那時候都是靠天吃飯的東西啊!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