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朱好彩
  • 紀錄:馬碧雲、趙翊君、葉瑞其
  • 時間:2011年9月

我是緬甸華僑,爸爸媽媽很早從廣東移民到緬甸仰光,民國三十一年,我在仰光出生。出生前一年,緬甸在打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由泰國進軍緬甸,當時國府曾派出「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支援),我爸爸生病拉肚子,沒有藥醫,就去世了;當時我還在媽媽肚子裡面七個月。出生後,家裡也沒有爸爸的照片,所以我連他長什麼樣子、是黑是白也不知道。

先生馬炳欽是廣東台山人,民國七年生,還沒二十歲就加入國民黨部隊(參加對日抗戰),他打仗的時候我都還沒出生呢!大陸亂起來後(國共內戰),他跟著游擊隊跑出來到滇緬邊境,後來被緬甸政府抓到仰光關起來。放出來後,他沒有回到部隊,就在仰光的華文學校當老師;過了兩、三年,緬甸政府又要抓(華人),他就東藏西躲,後來跑到我家附近(仰光市郊)開照相館,因此認識。

我和先生差了二十多歲,剛開始都是叫他「馬叔叔」,因為都是廣東人,和家人相當親近,媽媽就叫我嫁給她;從此「馬叔叔」就變成「馬哥哥」。結婚後有到學校請客,過了一個多禮拜就回到游擊戰區,那是擺夷地方,話也不通;我是講緬甸話和廣東話,他們講中國話也不通,講擺夷話我也聽不懂,在那邊過了一、兩個月我才開始學一點擺夷話,像「呼目呼」什麼的,坐船的時候他們問我叫什麼名字,我就回答:『目呼!』他又再問:『你是不是叫什麼什麼的?』我又回答:『目呼!』反正不管問我什麼,我都是回答:『目呼!』「目呼」就是「不知道」的意思!在那邊山區也看見很多阿佧,她們一直看我,我也 一直看他們;他們沒見過我這樣的人;我也沒見過他們的樣子,我們就這樣看來看去;他們那個頭冠那麼大、那麼長揹在身上。

後來我懷孕大概四個多月的時候生病,很難過,我就說要回緬甸去。不准啊!那個長官也是廣東人,他說:『嬸嬸啊!沒有關係,很好的藥給妳吃,很多的外國醫生幫妳醫!』好不容易身體好一點,一、兩個月後又開始打仗。那時候我懷著六個多月的大肚子,跟著一大群人逃離,逃了三個多月之後,大兒子馬述賢在寮國出生(民國五十年一月)。剛生完才一個禮拜又繼續逃;最後到臺灣來的時候,馬述賢才三個多月。

剛來臺灣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整片荒山也都還沒開墾,我們自己用人工開墾,先種馬鈴薯、玉米、地瓜...,後來慢慢地才種一些蔬菜、水果。以前的生活很苦,過年的時候都是給小孩子買學生制服當作新衣服穿;沒有辦法,太窮了嘛!馬伯伯很愛國,也非常熱心公益,在義民中是少數的讀書人,許多文書和報告都是他義務在幫忙。當過壽亭新村村長,後備軍人訓練員、退伍軍人協會幹部、也當過大同村村長、兩屆的農會理事。以前幾乎天天都去開會,為大家做好多好多事情,家裡面的事沒什麼管。所以像蔣經國啊!孫運璿啊!還是退輔會有什麼長官來,都會特地來找他。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四日清境下雪的那一個晚上,馬伯伯在睡夢中悄悄地走了,有時候一想到他,心裡面還是相當的不捨...

我是緬甸華僑,爸爸媽媽很早從廣東移民到緬甸仰光,民國三十一年,我在仰光出生。出生前一年,緬甸在打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由泰國進軍緬甸,當時國府曾派出「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支援),我爸爸生病拉肚子,沒有藥醫,就去世了;當時我還在媽媽肚子裡面七個月。出生後,家裡也沒有爸爸的照片,所以我連他長什麼樣子、是黑是白也不知道。

先生馬炳欽是廣東台山人,民國七年生,還沒二十歲就加入國民黨部隊(參加對日抗戰),他打仗的時候我都還沒出生呢!大陸亂起來後(國共內戰),他跟著游擊隊跑出來到滇緬邊境,後來被緬甸政府抓到仰光關起來。放出來後,他沒有回到部隊,就在仰光的華文學校當老師;過了兩、三年,緬甸政府又要抓(華人),他就東藏西躲,後來跑到我家附近(仰光市郊)開照相館,因此認識。

我和先生差了二十多歲,剛開始都是叫他「馬叔叔」,因為都是廣東人,和家人相當親近,媽媽就叫我嫁給她;從此「馬叔叔」就變成「馬哥哥」。結婚後有到學校請客,過了一個多禮拜就回到游擊戰區,那是擺夷地方,話也不通;我是講緬甸話和廣東話,他們講中國話也不通,講擺夷話我也聽不懂,在那邊過了一、兩個月我才開始學一點擺夷話,像「呼目呼」什麼的,坐船的時候他們問我叫什麼名字,我就回答:『目呼!』他又再問:『你是不是叫什麼什麼的?』我又回答:『目呼!』反正不管問我什麼,我都是回答:『目呼!』「目呼」就是「不知道」的意思!在那邊山區也看見很多阿佧,她們一直看我,我也 一直看他們;他們沒見過我這樣的人;我也沒見過他們的樣子,我們就這樣看來看去;他們那個頭冠那麼大、那麼長揹在身上。

後來我懷孕大概四個多月的時候生病,很難過,我就說要回緬甸去。不准啊!那個長官也是廣東人,他說:『嬸嬸啊!沒有關係,很好的藥給妳吃,很多的外國醫生幫妳醫!』好不容易身體好一點,一、兩個月後又開始打仗。那時候我懷著六個多月的大肚子,跟著一大群人逃離,逃了三個多月之後,大兒子馬述賢在寮國出生(民國五十年一月)。剛生完才一個禮拜又繼續逃;最後到臺灣來的時候,馬述賢才三個多月。

剛來臺灣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整片荒山也都還沒開墾,我們自己用人工開墾,先種馬鈴薯、玉米、地瓜...,後來慢慢地才種一些蔬菜、水果。以前的生活很苦,過年的時候都是給小孩子買學生制服當作新衣服穿;沒有辦法,太窮了嘛!馬伯伯很愛國,也非常熱心公益,在義民中是少數的讀書人,許多文書和報告都是他義務在幫忙。當過壽亭新村村長,後備軍人訓練員、退伍軍人協會幹部、也當過大同村村長、兩屆的農會理事。以前幾乎天天都去開會,為大家做好多好多事情,家裡面的事沒什麼管。所以像蔣經國啊!孫運璿啊!還是退輔會有什麼長官來,都會特地來找他。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四日清境下雪的那一個晚上,馬伯伯在睡夢中悄悄地走了,有時候一想到他,心裡面還是相當的不捨...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 口述:詹素娥(清境國小校長)
  • 撰文:葉瑞其
  • 時間:2011年9月

民國八十三年到八十九年間,我就在清境國小任教。原本清境國小是跳原住民舞蹈,因為每個學校要推自己的特色,我們還特地請泰雅族的高素貞來指導。民國八十七年,在社區幾次的聚

會中,我看到饒凱大爹帶著居民跳著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拉蒙舞,舞步及動作都不會太難,於是想到可以在運動會中作為大會舞,讓所有的居民、家長及小朋友都一起來跳,就商請饒凱及饒大媽(余向雲)到學校來教。

隔年(八十八年),在壽亭新村李來貞(江德昌之妻)的家庭訪視中,我認識了剛從雲南嫁過來的媳婦高云;知道她是學習專業舞蹈出身後,我非常高興地邀請她撥冗到學校來指導。那一年六月,南投縣政府在清境小瑞士花園舉辦第一次「雲之南擺夷文化節」,社區媽媽和國小的傳統拉蒙舞,就成了活動中的主角;那時我們還特地請高云協助訂做小朋友的表演服裝。

八十九年起,國小正式聘請高云到擔任舞蹈老師,清境國小的舞蹈也從原住民舞、傳統拉蒙舞,演變為擺夷舞蹈表演。因為是全臺獨一無二的特色舞蹈,屢屢在南投縣和全國的舞蹈比賽中獲得佳績,如今已經成為清境國小最具代表性的表演節目了!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 口述:陳景咸
  • 撰文:王慧群

榮光新村可以看到日出,日落,大山及遠眺碧湖,可以說是清境地區裡風景位置最佳的小村落。然而這個村莊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以下是我們透過老鄰長陳景咸先生的回憶,幫助我們瞭解到最早的榮光新村......

民國五十一年七月一日,一些退役的軍人,有海軍,陸軍,高砲隊,緬甸游擊隊,及泰國邊境富國島退下來的軍人,分了三批,陸續被退輔會安置到見晴農場(今稱清境農場)來從事農墾。當初輔導會將十人編為一組,分住及分駐在禮莊,義莊,仁莊,智莊,及信莊。有從事開墾的需要,也有地方防衛的目的存在。當初的榮光新村,是一片荒山,所見都是雜草與雜樹林,這些在輔導會安置下的退役軍人們,來到山上開始學當農民,在這砍草,挖地,學種高麗菜。

剛到時住得非常簡陋,像臨時住所一樣,一直到民國五十八、九年左右,才蓋好現今所見的村上的老房子,將智莊,禮莊,義莊的人合併住在榮光新村裡,成為清境地區最大的榮民村莊。不過所謂的最大,也才23戶。當初這榮光村的名字是場部取的報到輔導會核准下來,慣稱至今。蓋房子的時候,無論已婚與否,通通都是一人10坪,有2房,一客廳,一廚房。那衛浴呢?老鄰長說洗澡就在廚房,廁所就到外頭用公廁。房子蓋好時,蔣經國主任委員還有來過。

當初所有的退役軍人們,在此都稱場民或場員,由退輔會下的見晴農場,負責照顧輔導。但到民國八十年後,改口為榮民,自耕農,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由南投榮民服務處負責。

談到農作,最早都種高麗菜。到民國五十八、九年時,開始種水蜜桃。種水蜜桃是當時的場長楊武先生到日本引進在農場種,爾後場民跟著種,有日本品種,高陽品種,大酒保等。陳鄰長當時也種了300多棵,但是現在1棵也沒有。水蜜桃在種了十四、五年後,因溫度一直升高,水蜜桃光開花不接果,所以就廢掉不種,又轉回種高麗菜。當初的溫度是中午10度,晚上8度左右,種水果好吃,種高麗菜又脆又甜,不像現在高麗菜脆可以,沒那麼甜了。現在種高麗菜,也有問題了,冬天種還可以,春天種會開花,就是因溫度不夠冷的關係。除了溫度的問題外,土地也用太久了,農藥用多了,土壤也壞了,又得根瘤病,現在種高麗菜都得休耕,所以改種花去了。花和高麗菜輪種,或土地種別的,休個三年再種高麗菜。

關於用水,老鄰長說最早都是挑水。要從青青草原下面下去,走入原住民的山林地中去挑水,每天早上替義民做工,當時為義民挖地做工每天工錢36塊錢。到下午約四點半到五點半時就輪流去挑水好明天早上用。直到民國五十七、八年時,蔣經國主任委員說要自己找水源,所以大伙找了三個多月,才找到現在慈翁溪這個水源頭。當時國家撥了五千多萬,鋪設水管,但用了單料管,水壓太強,水管常爆掉,當時鋪設水管是接到舊場部後方的20噸水池,村民再到水池挑水回家。直到六十一、二年左右就用1英吋管接到家裡,就不用挑水了。所以前後也過了10年的挑水生活,當時要挑水,用水不多,一天用2桶水,連洗澡也是一個禮拜洗不到二次澡。到了民國七十二年時,在呂場長時,國家又撥一億多萬重建,重做新管,此採雙料管。我們常在說的新管,舊管就是由這來的。

談到榮光,還有一個陳年往事,就是現在位在村莊後方的台電機房,還曾被選定做為蔣公的休閒度假場所,當時如果蓋了,榮光是得遷村的,後來在韓場長任內時,有命令說不用蓋了,所以榮光也不用遷走。

走過四十年的榮光,當初的三十幾位時值壯年的退伍軍人,現在僅剩十一位老榮民了。一直未婚的有五人,有結婚的另一半對象多為原住民。老鄰長說現在都是八,九十歲的老弱殘兵了,有時他一大早起來,還會各家走走看看,深怕他的老村民沒起床了。

時光推移,現在榮光的人口結構及聚落面貌都在改變中,所謂的新移民增多了,民宿,別墅的房子也增多了,老榮光將換另一個面貌出現,成為高級民宅,鄉村旅館的重點區。老鄰長說這樣講起來我才是原住民呢!這句話我們該多多深思,應尊重將這座荒山變美地的少數『原住民』們,發展尊重老鄰居,愛護環境的良好社區關係。

2003.11.30

※ 本文原載於《人間清境》社區報第10期(92年11月)及第11期(92年12月)。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 口述:施武忠(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 撰文:葉瑞其

民國七十四年國民賓館開幕營業,當時農場仍負有輔導榮義民的時代使命,因此賓館的員工原則上是以榮義民就業為優先,我太太(楊金齡)為了就近照顧日漸年邁的父親,也特地從臺北回來,擔任賓館第一任的會計兼櫃台人員。同年,透過友人的介紹認識我太太後,我就經常到清境來,因此與清境結緣。

國民旅遊的時代

賓館營業後,農場正式步入國民旅遊的時代,剛開始只有六十幾個房間,每逢假日經常客滿;因此社區各村莊在農場的鼓勵下,有些人將家裡的房間整理出來,假日時提供遊客居住,但仍然是家庭式的非專業經營,這是最早期清境民宿的型態。

八十年土地放領以後,清境週邊開始有幾家山莊出現,像是龍莊、香格里拉、麗景、茲心園...等;更早的還有民生果園、華泰山莊,他們在賓館之前就開始營業,初期是以登山客為主,所以設備比較簡單。

籌建見晴山莊

民國八十五年底,我舅子(楊懷仁)去臺南找我,因為看到清境旅遊發展的潛力,想找我合開供遊覽車休息的土產店(當時臺灣的旅遊型態仍然以遊覽車團體旅遊為主)。於是我趁著八十六年農曆過年和太太回娘家的機會,實際瞭解狀況,和當地的朋友聊過,並且衡量我在歐美先進國家的旅遊經驗後,認為應該以餐廳和住宿為主比較有未來性。八十六年過完年,我就到山上定居,開始籌建見晴山莊,斥資二千多萬打造一個優質的用餐環境,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幕營業。那時候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在山上蓋那麼大的餐廳要給誰吃?但因為堅持品質與服務,慢慢地我們也開始建立出口碑。

第一家雲南擺夷餐廳

民國八十八年南投縣政府在清境辦理「雲之南擺夷文化節」,活動策劃人連繡華來找我;幾番商談過後,我透過岳父(楊沺)、太太(楊金齡)的協助下,以他們(滇緬義胞)既有的家常菜經過調整與改良,設計了七、八道雲南擺夷料理,除了配合在活動中展示外,也做為日後見晴山莊餐廳的特色。同時我也特別請主廚莫師傅到臺北四處參訪雲南館子,瞭解市場的口味與狀況,慢慢地研發出自己的菜單,開創出全臺灣第一家以雲南擺夷料理為主題的餐廳。

地震風災後的重建

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清境對外聯絡道路一度中斷,觀光產業發展也陷入停頓,業者普遍無所適從。當時芊卉種苗林文誠的太太(楊淑英)非常有心,在媒體上看到有九二一重建會,就主動參加相關會議,並且把訊息告訴大羅(香格里拉);大羅隨後找我,我再找五里坡(陳添明)、維也納(林瑞文)...幾個人開始經常聚在一起聊,但初期還沒有太多積極的動作。直到隔年的碧莉斯颱風...

八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的碧莉斯颱風,清境地區遭受空前的災害,許多人房子的屋頂都被吹毀了,民宿、農民,辛苦的血汗錢頓時化為烏有,使得大家對未來感到茫然,不知何去何從?

天助人助不如自助

我們深刻體認天助人助不如自助,於是花了三個多月時間修復房子後,積極地參與九二一重建會的運作。起初是依附在「廬山清境旅遊線」,但廬山溫泉協會理事長陳興田建議我們將「清境合歡山旅遊線」獨立出來,以便爭取更多資源。同時也在東海大學伊志宗老師的建議下,我們串連更多業者開始籌組「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

號召三百名義工淨山

九十年一月,透過媒體幫忙,我們招募了三百多名義工,辦理二個梯次的淨山活動。那不是一般撿垃圾的淨山,有些還要爬到樹上將傾倒的樹幹鋸掉,因此動用了很多大型機具,像卡車、搬運車、電鋸...等;也到各村莊借用許多工具,買斗笠、掃把、做「清境之友」的背心...

報到的時候,有些人居然是開著賓士、BMW,還有帶寵物來的,不知道會那麼累。但反正都來了,大家也都是捲起袖口下去做!很多人工作到手起泡,晚上在見晴招待吃飯的時候,雙手都還會發抖。

響應淨山的民宿包括:山居、以馬內利、五里坡、山水緣、茲心園、維多利亞、清境龍莊、見晴、維也納、香格里拉、民生果園、雲頂、麗景、御花園、娜魯灣、格林雅築、富嘉,共十七家業者。每一家民宿的老闆都親自出來帶隊,相當感人。而因為打掃區域幾乎都是公領域(青青草原、步步高昇、公路兩旁等),所以農場也有參與,之後與農場就有比較好的默契。此外當時經營清境小瑞士花園的台一種苗也贈送每一位義工一盆盆栽。當時大家出錢出力沒有絲毫怨言。

第二梯次的淨山,很多居民受到感動,也紛紛主動加入,有些人還幫忙煮點心,所以我們第二次淨山就有點心可以吃了。

第一次清境一夏

淨山之後,「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在九十年二月正式成立,我們也陸續推動一些社區工作。比如漢他病毒肆虐時,我們協助發送藥物;桃芝颱風後,我們發起捐款賑災;此外也邀請臺大人類所謝世忠教授進行「清境擺夷族群基本調查」...等。

九十年七至八月,在伊志宗老師的協助下,我們爭取到重建會補助二百萬,辦理第一屆「清境一夏」,包含「雲之南擺夷文化祭」和「高山藝文趕集」二個系列活動,邀請許多藝術家、街頭藝人蒞臨表演和創作藝術品。整個活動廣獲媒體的好評與讚揚;退輔會也因此相當重視,要求農場應與地方積極配合,推動產業發展。

觀光客倍增

此後清境地區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在民國九十年就復甦到地震前的三十多萬年遊客量,九十一年倍增為七十萬,九十二年更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創下災後重建的奇蹟!除了是因為地方產業的團結外,還要感謝許多貴人的協助,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幾位,以及「清境三王」─前清境農場場長「王崇林」、前商業周刊總編輯「王文靜」、前南投縣警察局仁愛分局長「王育群」;另外前九二一重建會執行長黃榮村、副執行長林盛豐、南投縣政府觀光局,以及許多媒體朋友,也都給予我們相當大的幫忙!`

從社區做起,永續經營

經過多年的迅速發展,吸引越來越多人「移民清境」,而清境的許多公共建設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如停車、用水、公共安全...等)。但不可否認的是:清境地區擁有非常好的自然條件,在臺灣高山旅遊中,已然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在未來更希望政府有關單位能投入更多的關注與資源,儘速規劃風景特定區,輔導業者合法經營,建立總量管制,發揮最大的產能,將清境打造為真正的臺灣小瑞士。

此外,地方的永續發展也必須從社區做起,以產業為輔;一定要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吸引更多的人願意回來,讓清境變成一個值得驕傲的地方!

2011.09.15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撰文/尹光保〈清境社區義胞第二代〉

母親來自於遙遠的異域,自民國四十幾年隨父親離家,至今近五十年從未回過故鄉,福爾摩沙立鷹山已成為她永遠的「家」。老爸出生在國父逝世-革命軍北伐之年代,打從出生後,不停的面臨戰亂、飢荒、逃難,大陸全面淪陷後,加入反共救國軍,轉戰滇緬泰寮邊界,老媽是邊區佤族人,居住在中緬未定國界「卡佤」山區(撣邦),國共內戰時,「卡佤」地區曾被中共解放軍占領,不久又遭國軍游擊隊奪取,家園殘破,朝不保夕,男族人多數被強徵入伍,女性為求自保,只得依附游擊隊員出走,阿媽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跟著游擊隊老爸征戰的路線,遷徒於金三角原始叢林,又誤打誤撞的跑到台灣來。

那個年代,佤族分為「生佤」及「熟佤」,「生佤」多數居住在山區,為較原始的少數民族,以獸獵農耕為生,獨群索居,仇視其他族群,村落週遭布滿出草獵得的人頭,由於少與外界往來,故保有傳統的民族文化;而「熟佤」居住於壩子及平原,與漢人及其他族群往來密切,以農耕及小額貿易為生。母親出生於「熟佤」部落,幼年時期曾短暫接受中共教育,參與集體勞動,年紀稍長還曾趕集做小生意,因此對於農事及經商,自小即有歷練。

阿媽十五、六歲離家,跟隨老爸部隊東征西討,對一個心智未成熟之少女而言,為求生存只能提早長大,以便適應以軍人為主之團體生活。當年的游擊隊家庭,男人在前線打戰,女人及小孩在後方基地固守等待,前線經常傳回來敗戰陣亡的消息,死神永遠圍繞著這群孤軍,夜晚的營地不時鬼哭神嚎,對大夥而言,明天是個未知數!父母親的血淚足跡,一路留在「大其力」、「老象溏」「清萊」「清邁」等異域,在彈盡援絕,加上聯合國之施壓下,終於在民國50年搬遷來台,數千名游擊眷屬,分別安置在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桃園龍潭鄉及屏東縣里港鄉,自此融入台灣社會,成為雲南來台之第一代。

安置到清境農場的游擊隊眷屬,無子女者分配到海拔最高的博望新村(松崗),共有31戶,有子女者則在壽亭新村落戶(後來有部份人遷至定遠),清境農場海拔都在1500公尺以上,博望新村更高達2044公尺,屬於溫帶型氣候。剛抵達時,這裡是一片荒山野嶺,爸媽分得甲、乙、丙、五厘及菜園等五筆山坡地,總共一甲地,一耕一鋤的開闢成梯田,在退輔會輔導下,種植高麗菜、蘋果、水梨等溫帶蔬果,由於父母親過於勤奮,一年到頭都在地裡幹活,國中、國小階段的我,經常向母親抱怨:「別人的媽媽都在家料理、煮飯,你為什麼要到地裡工作?」媽媽總會說:「我不做,你會有得吃嗎?」由於父母親太過「認真」,連帶使得我們兄弟姐妹,星期假日都被「拖」著到地裡工作,看到鄰居小朋友假日閒閒沒事,心裡總是「五味雜陳」,好想四處遊蕩到處玩耍!

媽媽可稱的上是清境農場最刻苦耐勞的婦女,記得在民國六○年代,台灣禁止蘋果進口,梨山及清境農場之蘋果農因此而受惠,村裡多數人家,因蘋果園出租,每年都有數十萬元之收入,以當時台灣經濟狀況而言,可算是相當富足,那時村中婦女多數都已不再到山坡地幹活,過著曬太陽、聊天及閒逛的生活,唯獨阿媽生活規律如常,每天一早起來就到地裡工作,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家,不但忙自己的農事,更經常受僱於他人。在她身上能夠深刻體會「要怎麼收穫,就必須怎麼去栽。」電腦網路世代之後輩,沈浸在物資享受的花花世界,已經無法體認老人家「拼死拼活」的工作,其所為何來!!!

老媽保有很多第一名,她很早在清境農場種「香瓜梨」,我高中時代(七○年代),媽媽跟爸爸在農場步步高昇租地上,種滿了「香瓜梨」,主要都是阿媽整理,果實成熟後,就近在遊客步道旁賣給遊客,一賣就快二十年,清境農場「香瓜梨」的始祖就是老媽。

雲南邊區少數民族,每當過年都要吃「糯米粑粑 」,粑粑製作過程非常辛苦,要先將糯米蒸熟,再放到木製容器中槌打,直到米粒變細變粘(像吉),再揉成直徑約15公分之圓形粑粑,從我懂事到現在,三十幾年來,阿媽過年前一定要做粑粑,眷村婦女一直都是她的固定客源,藉著吃「糯米粑粑」,稍解思鄉之愁。在老媽管理的土地上,永遠種著當歸、蓿子(類似芝麻之作物,製作粑粑需使用之材料)、玉米等作物,村子裡要買生當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媽媽,他的當歸永不缺貨。阿媽做農五十餘年,經營績效卓越,幾乎沒有虧過老本,因為她太認真投入,無論鬆地、除草、噴藥、下肥、疏果、植苗及採收,樣樣精通,稱其為「農業博士」,一點都不為過。

家中有五個兄弟姐妹,老媽懷小妹那年(民國六十三年),仍然勤奮的種菜管果園,預產期前三個月某一天,羊水破裂,爸爸急忙送老媽到車站搭公車,當時人潮擁擠,司機擔心老媽在車上生產,竟然不願讓爸媽搭車,若錯過該次班車,將要再等上一個多鐘頭,對即將臨盆的老媽,面臨極高之風險,在千鈞一髮的當口,一位老榮民(並非村中伯叔)跑到公車前伸出雙手阻擋,要求司機讓爸媽上車,才讓車子開往埔里,母親在愛蘭基督教醫院緊急產下老妹,避免一場延誤就診的風險。阿媽生小妹時動了胎氣,產後身體狀況變差,妹妹曾短暫送給乾媽(魯媽媽)扶養,直到老媽身體回復健康後,才將小妹帶回家來。

出外求學成家立業以後,回家的次數銳減,每次回到松崗老家,總是看著母親拖著佝僂的身軀,吃力的在百合花園裡工作,心中百般不捨,一再婉勸母親:「你不要再做了!你應該好好享福了!」媽媽那裡肯聽勸告,縱然病痛纏身,外頭刮風下雪,她永遠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她就是這般的「堅忍強悍」,身為後輩的我們,永遠無法跟上她的腳步!年初,載著妻女離家返回工作地,照後鏡中看到阿媽佇著拐杖,憂鬱的臉旁掛層淺淺的笑容,依依不捨目送車子離去,阿媽已經老了,辛苦了一生,未曾真正享受過,如同燃燒的蠟燭,一直燒到油盡燈枯,為她不捨,但我知道她活出了自己獨特的生命!她是我心中的「HERO」!

註:「佤族」是亞洲的一個跨國民族 ,主要分佈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分屬於緬甸與中國。在緬甸境內超過60萬人,主要分佈於佤邦。在中國約40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和滄源佤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瀾滄、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佤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佤族使用佤語,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方言。中國的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6年創製了一套以巴饒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岩帥語音為標準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佤族在2000年前就與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貢山和瀾滄江地區。先秦時「百濮」的一支,唐代稱「濮子蠻」,宋代稱「濮蠻」,明代稱「古剌」,清代稱「嘎剌」、「哈瓦」。 他們自稱「佤」、「巴饒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以上摘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2011.07.30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