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呈現台灣多元同體的族群共融清境,

鑲嵌在清朗天空下的青山峻嶺上,

從雲南到泰北,從異域到台灣,

歷經多次的流渙離散,終於在這裏找到落腳處,

得以建立生聚紮根的溫馨家園。

由於「柔遇剛」的形勢驅迫與歷史命運,

雲南的家園、泰北的戰場,

逐漸成為清境社區居民的追憶空間,不再是生活場域;

然而「剛決柔」的堅毅抉擇,

泰北的異域,曾經是生存對抗的行師動眾沙場,

卻也是凝聚族群休戚與共的流寓,創造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

異域孤軍硬挺的壯烈行事,成為許多媒體的撰述焦點,

許多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感人流傳故事,

卻是清境社區居民代代傳承的先人流渙事實。

從沙場到牧場,從荒野到農園,從辛酸血淚到安居樂業,

族群共同體的生命謳歌,

迴盪繚繞在清境社區的人群生活、文化傳承、

產業生計與地景生態的繽紛聚落,

從生死博鬥到平淡過活,生命可以如此壯烈動容,也可以如此純樸莊嚴,

壯烈動容的英雄偉業,逐漸步入歷史舞台的另一端,

純樸莊嚴的庶民家業,悄悄地出現在1949-2011的世代傳衍舞台。

文字照片與敘事年表,不但是想像共同體的建構媒介、集體記憶的生發載體,更是展現居民參與的詮釋表徵。《從異域到新故鄉》的凝現,成為生活實踐的村史書寫,藉由集體行動過程而產生如此的成果:廣徵文訊、溝通討論、訪談口述、紀錄整理、我思我寫、屬辭比事、主題分類、傳閱校對、美編排版、流通傳揚,社區生活的歷史記憶與經營創意,透過組織化的理性整合與家戶居民的感性參與,使社區居民得以觀覽閱讀屬於自己的故事,可以引發更多愛惜自己、關心自己、認識自己的真誠動力。

陪伴清境社區執行此一撰寫出版計畫的日子,感受到山域邊境居民的豪邁真誠個性。透過保存記憶與發展技藝的生活實踐,清境社區的居民,找到自己的紮根定位與社造節奏;也可以感受到公部門所提供的資源補助,在這裏體現了協助社區圓夢、深化意義、共創價值與凝聚集體意志的實質功能。清境社區以互為主體的溝通行事,樂天知命,安土敦仁,善用補助的資源,實現生活共同體多年以來的願景,這是值得鼓勵參贊的紮根發展方式,也希望社造生活化的平實節奏,讓清境社區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所長

黃世明 2011.10.02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曙光再現:清境永續發展協會

2002至2003年間,由於清境地區快速發展,民宿掘起,遊客倍增,用水及交通等公共問題逐漸浮現檯面,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除接連召開產業研討會、簽訂民宿公約外,更不斷向縣府、重建會、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機關提出改善交通提案、清境整體規劃、民宿發展建言、劃定風景區、邁向國際旅遊、永續發展願景…等建議或陳情書。

清境地區整體發展計畫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八年多以來,感謝各級長官的關心與支持,前兩任理事長魯文印、楊天喜先生無私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執行秘書葉瑞其先生專業精心的策劃,不分晝夜蒐集及撰寫、編輯,終於讓我們能夠在縣府文化局的協助下,出版這一本我們期盼已久的書籍,留下可以讓後人對長者,由故鄉到異鄉,顛沛流離,解甲歸田,開荒成長歷史的軌跡。

先父楊銘鈞,母親楊映秋,姐姐楊桂蓮,弟弟楊天喜,一家五口,從小就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開墾荒地的日子。家裡還養了三、四頭豬,童年的記憶,就是揹在母親的背上,到山裡找豬食(一種特殊的野草),回家後切切剁剁餵豬。到了臘月(過年前農曆十二月)賣掉其中的三頭做為家庭經濟來源之一,另外一頭則宰殺,雲南人稱殺年豬,家家戶戶互相幫忙,好不熱鬧。豬隻從頭到腳都可利用,醃香腸、掛臘肉、火腿,整個村子家家門口前都是一樣,形成了一幅非常特別的景象。每逢殺豬及掛臘肉時,我們這一群小鬼總是特別的興奮,因為過年就快到了。由荒山變良田後,蘋果、水蜜桃、二十世紀梨、高麗菜、結球萵苣及碗豆尖,成了清境地區主要農作物,及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第一代到清境的長者,憑著雙手,堅強的毅志、吃苦耐勞的精神,歲月的痕跡,深深的刻劃在臉上及雙手;但果實累累,翠綠食蔬,豐收的喜悅溫暖了每一個由戰場上來到田地裡,由年輕到逐漸衰老每一個人的心裡。

隨著時代及環境的變遷,清境在先人的努力之下,成了台灣獨樹一格,彷彿歐洲、瑞士般的地方。氣候宜人,風景優美,交通方便,吸引了許多嚮往清境的人來此定居,蓋起歐風民宿,大小不一,形形色色,更將清境點綴成更清新的臺灣小瑞士。第二代的(這一群小鬼)在時間快速的消逝下,已是頭髮斑白,頭禿肚也凸的中年人了,甚至第三代的小朋友們有些都已經大學畢業了。在清境的大環境,因先人而得名,因先人而美麗,因先人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此時我們應認真思考,該傳承先人些什麼?留下什麼給後人?我們這一群小鬼們,大家應當持續團結努力,只要有開始就永遠不嫌晚。讓我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集思廣義,永續地經營我們自己!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第五屆理事長

楊天福 2011.10.01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

雲南文化交流平台:南投縣雲南同鄉會

2010年10月15日,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數十位「鄉長」(雲南話:『鄉親』的尊稱)在藺斯邦理事長、唐惠珍總幹事率領下蒞臨清境,首度參加在博望新村舉辦的「清境火把節」;其最大意義就在於協助成立「南投縣雲南同鄉會」。1969年即正式立案的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至今已近半個世紀,每年12月25日辦理「雲南護國起義」紀念活動,並且自1971年起出版《雲南文獻》,四十餘年來從未間斷,扮演連繫海外雲南同鄉情誼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撰文/葉瑞其

清境社區簡介

清境社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行政範圍為大同村第十四鄰至二十鄰;包含退輔會清境農場、週邊民宿、私有農地、國有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及博望、仁愛、道班、榮光、定遠、壽亭新村等六個榮義民眷村,總面積約八百餘公頃。南起霧社,北接臺大梅峰農場;海拔從1600公尺到2100公尺。省道臺十四甲線(中橫霧社支線)貫穿其間(約5~14k),是唯一聯外道路,也是由臺灣西部前往合歡山的必經之路。

天氣型態以清境農場青青草原為界,下草原的「幼獅」區屬臺灣典型的亞熱帶氣候;而上草原的「松崗」區則是高山獨特的溫帶氣候,常年雲霧繚繞。景致清幽,氣候宜人,年均溫約攝氏18度,堪稱是最佳的居住環境。

清境農場的前身

原始的清境是一片雜木混生的荒山野嶺,週邊有霧社、春陽、廬山、平靜及靜觀等賽德克原住民部落,大多沿濁水溪畔發展,偶爾會到鄰近山頭狩獵,但並未對位於山脈頂端的清境地區有較多的開發利用。直到1930年霧社事件後,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對原住民地區有更全面的掌握,於是在清境(日治時期名為「見晴」)設置養牛場。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戰後臺灣後,農場所在地劃歸南投縣政府管轄,成為「霧社牧場」。

臺灣見晴榮民農場

民國四十五年中橫公路開工,四十七年霧社支線通車,四十九年五月全線通車。政府計畫於中橫沿線武陵、福壽山、霧社、西寶等處設立農場,以安置榮民並開發山林資源。四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臺灣省政府同意將南投縣霧社牧場以新臺幣四十餘萬元價讓退輔會;是年退輔會指派就業處專員楊武為首任場長,負責籌備農場。民國五十年二月二十日,「見晴榮民農場」正式成立。五十六年十月一日,前退輔會主任委員蔣經國先生(時任國防部長)感於此處「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幽雅似仙居」,遂改名為「清境農場」沿用至今。

高山上的眷村

民國五十年二月農場成立後,三至四月間,一批來自滇緬邊區的游擊隊及眷屬(共4406人)陸續撤臺,其中206人被安置於此,分別於十二月十六日及二十八日進住「博望」、「壽亭」二個新建的義民眷村。

五十一年至五十五年間,農場陸續增設「仁、義、禮、智、信、忠、孝」等莊,安置約70位單身榮民(每莊10人)。五十八年再新建磚造的「榮光新村」,將禮、智、信等三十餘戶榮民合併遷入。

六十二年至六十六年間,壽亭、博望、仁莊、忠莊等因原有木屋老舊不敷使用,亦陸續改建為磚造房舍;其中壽亭新村遷出22戶於場部下方新建「定遠新村」。此後清境農場的榮義民眷村即為今日的六村(「忠孝新村」因居民多數外移,不列入計算;另外因開築公路而定居的「道班新村」,雖不歸農場管轄但也是清境主要的社區聚落之一)。

產業轉型與變遷

清境農場建場之初,即仿傚梨山以輔導榮義民種植高山溫帶蔬果為主(蘋果、梨子、水蜜桃、高麗菜...等)。但民國六十八年水果開放進口後,居民生活受到嚴重衝擊。七十四年國民賓館開幕,農場正式朝向觀光產業發展;而榮義民配耕農地在第二代陸續接手後,農業種植也從溫帶蔬果慢慢轉型以百合花卉為主,截至目前(民國一百年)每年七月至十一月間,清境社區仍是全臺灣最大的百合供應地之一。

合歡山新移民

早年清境農場榮義民統稱為「場員」,接受場部輔導與管轄,並配合與支援場部的各項計畫與活動。場員有配耕土地,但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直到民國八十年開始土地放領,可以自由買賣後,部分榮義民陸續將土地釋出,因此才有後來「合歡山新移民」的湧進,並形成現在的「清境高山優質民宿街」。而在土地放領完成後,民國八十九年起,農場的輔導業務轉移到「南投縣榮民服務處」,不再擔負輔導榮義民的責任;加上因土地放領造成社會結構的改變,場部與居民的關係亦日漸疏離,慢慢形成各自獨立的生活圈。

地震風災後的新生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對外聯絡道路中斷,使清境地區剛起步的觀光產業面臨嚴苛挑戰。八十九年碧莉斯颱風,更造成清境地區空前的災害,許多房舍遭到吹毀。於是在九二一重建會的協助下,十多家民宿業者於九十年二月聯合組織「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結合產官學的力量,舉辦淨山、清一夏等活動,經過媒體的報導與肯定下,清境觀光產業得以迅速復甦;九十一年達到觀光客倍增,並於九十二年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創造出臺灣災後重建的奇蹟!

而社區居民也在文建會專案指導下,開始推動各項社區營造工作;並於九十一年十二月成立「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確立社區行政區域,逐年展開文化、產業的紮根與重建,一步一腳印地為社區永續發展而努力。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