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指的是在市場中,相較於其他提供類似產品或服務的組織所能提供的效率。「策略」(Strategy)指的是組織決定如何追求目標的計畫。「生產力」 (Productivity)則與有效地運用資源相關,是最能直接影響競爭力的因素。競爭力、策略與生產力,三者獨立卻又彼此相關,是企業組織非常重要的議題。
競爭力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是決定一家公司成敗的重要因素。企業組織藉由行銷及作業等功能來與其他組織競爭。影響競爭力的「行銷面向」包括:(1)確認消費者需求;(2)訂價;(3)廣告與促銷。
影響競爭力的「作業功能」有:(1)產品與服務的設計;(2)組織的生產成本;(3)地點;(4)品質;(5)快速回應;(6)彈性;(7)存貨管理;(8)供應鏈管理;(9)服務;(10)管理者與員工。許多論點是相互關連的。
忽視作業策略;無法掌握優勢與機會,或對競爭威脅缺乏認知;過度重視短期財務績效,而犧牲產品研發;過度重視產品與服務設計,而忽視製程設計與改善;忽視資本與人力資源的投資;不同職能領域中未能建立良好內部溝通與合作關係;未能考量顧客的需求。這些都是導致組織失敗的主要原因。
策略形成
組織「使命」(Mission)為組織存在的理由,透過「使命聲明」(Mission Statement)來陳述組織的目標;而組織「目標」(Goal)提供更多使命的細節與範疇,是組織「策略」(Strategy)發展的基石。策略提供決策制定的焦點。一般而言,與整個組織有關的整體策略即稱為「組織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y);與組織各個功能領域相關的為「功能策略」(Functional Strategy)。功能策略應該支援組織的整體策略,如同組織策略應該支援組織的目標與使命。
組織可能有各種不同的策略選擇,例如:(1)低成本;(2)以規模為基礎的策略;(3)獨特性;(4)新穎性;(5)彈性作業;(6)高品質;(7)服務;(8)永續性。而三個基本的企業策略為「低成本」、「回應性」(快速回應能力)與「差異化」。
為了使企業更具效能,制定公司策略必須結合本身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即組織所擁有的特別屬性或能力,藉以確保其競爭優勢。而為形成有效的策略,必須先進行「環境掃描」(Environmental Scanning),對可能帶來威脅或機會的事件與趨勢進行考量;包含內部或外部因素。「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是常見的工具。另一種替代 SWOT分析的是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模型」,考慮:「新的競爭威脅」、「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顧客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以及「競爭的激烈程度」。
組織成功策略的形成,也必須考量訂單合格要件與訂單獲勝要件。「訂單合格要件」(Order Qualifier)是使顧客認為該產品的最低接受標準足以列入購買考量的產品特性。「訂單獲勝要件」(Order Winner)則是使顧客認為該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優於其他競爭者的特性。
發展策略亦需考量技術變動,可能為組織帶來實質的機會與威脅。技術變動會發生在三方面:「產品」、「服務」,以及「製程」。
作業策略
組織策略提供組織的整體方向,範圍廣泛,包含整個組織。「戰術」(Tactic)為達成策略所採取的方法與行動。「作業策略」 (Operations Strategy) 所包含的範疇較為狹隘,用來指示作業功能的方法, 並與組織策略一致。
企業的傳統策略會著重在「成本最小化」或「產品差異化」。因此許多公司的作業策略採行「以品質為基礎的策略」(Quality-Based Strategy)或「以時間為基礎的策略」(Time-Based Strategy)。可以減少時間的領域包括:(1)規劃時間;(2)產品與服務設計時間;(3)流程時間;(4)轉換時間;(5)交貨時間;(6)抱怨反應時間。
此外,「敏捷作業」是獲致競爭優勢的一種策略途徑,強調以「彈性作業」來適應變動環境中產品組合的多樣性,是改善生產力的方式之一。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管理系統,讓組織可以用清楚的眼光來制定策略,並將策略轉換成行動。除「財務績效」外,管理者加入「客戶/利益相關者之滿意度」、「內部企業流程效率」以及「組織知識與創新」等觀點,四個觀點不僅平衡財務和非財務績效、內部和外部績效、過去和未來績效,也可以幫助組織著重在每一個區域內與其他競爭者不同之處。
生產力
「生產力」 (Productivity)為衡量「產出量」(商品與服務)與「投入量」(人工、物料、能源及其他資源)之間關係的指標,為公司競爭力優劣的重要因素。生產力可以依據單一投入(偏生產力)、多項投入(多因素生產力),或總投入(總生產力)來衡量。
與生產力密切關連的一種衡量方式為「流程產出率」(Process Yield),指良品的產出(不包含不良品)與原物料投入之間的比例。涉及服務時,通常取決於特殊的流程。
有許多影響生產力的因素,一般而言,包括工作方法、資本、品質、科技,以及管理。例如:標準化、品質差異、網際網路的使用、電腦病毒、搜尋遺失或錯置的項目、瑕疵率、新進員工、安全、缺乏資訊科技與其他技術人員、裁員、員工流動、工作空間的設計、獎勵生產力增加的激勵計畫等。
改善生產力的關鍵步驟如下:
(1)確立生產力衡量方法。
(2)採系統觀點,確認改善結果是否符合顧客需求。
(3)發展改善生產力的方法。
(4)擬定合理的改善目標。
(5)管理階層的支持與鼓勵。
(6)衡量改善績效,並加以公布。
「生產力」與「效率」不同。「效率」是較為狹隘的概念,指在既有固定資源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的產出;「生產力」則是較廣義的概念,指有效地利用所有的資源。以割草為例,所謂「效率」,是指在擁有一部手動割草機的情況下,將重心放在如何以最佳方法操作手動割草機;而所謂「生產力」,則包括使用電動割草機的可能性。
※以上整理自:何應欽譯(2019),Operations Management, 13e / William J. Stevenson.(2018),作業管理精簡版(第十三版),七版二刷,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