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

企業經營哲學觀:精於算計、執著理想、接受命運

《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初版於1996年,是吳思華博士在政大商學院任教十三年後,將策略管理理論以系統化方式呈現的著作,旨在探討策略的本質與邏輯,內容包括各種策略分析的實用工具;堪稱是臺灣本土策略管理領域歸納、整合與應用的領航者。

全書主要架構為「九說、三構面、四個競技場」。「九說」探討企業策略的本質與思考邏輯;「三構面」在說明策略決策的內涵;「構面」與「本質」互為表裡,二者結合所形成的策略分析矩陣,可分析各種策略決策情境。「四個競技場」共八個軸面,是用以描繪企業與競爭者間動態競爭關係的觀念性架構;與九說組合後,可顯現策略理論與實務在不同時空下的不同考量。

探討策略管理的四個取向

策略管理被認為屬於「老闆的學問」或「策略家的直覺」,常是企業主持人經驗、智慧、知識與閱歷多年累積後的能力,很難模仿,亦很難言傳。然而相關領域知識的發展與整合,已經擁有獨立學門的豐富內涵。

依據吳思華博士的歸納,探討策略管理課題,可分為四個不同的取向:「程序取向」、「構面取向」、「類型取向」、「邏輯/本質取向」。

程序取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WOT分析」。

構面取向」除了傳統「營運範疇」的界定與調整外,也包含「核心資源」的創造與累積,以及「事業網路」的建構與強化,即本書所提出的「策略三構面」;三個構面間為相互配合的緊密關係。「營運範疇」的表徵包含「產品市場」、「活動組合」(價值鏈)、「地理構形」及「業務規模」。「核心資源」包含「資產」與「能力」。「事業網路」的策略構面可細分為三個:「體系成員」、「網路關係」與「網路位置」。

類型取向」討論實務上採取的策略類型,如:「市場滲透策略」、「產品發展策略」、「市場發展策略」、「垂直整合策略」、「多角化策略」、「水平購併策略」、「全球策略」、「策略聯盟」,以及哈佛大學教授波特(Michael E. Porter)所提的「差異化策略」、「低成本策略」與「集中化策略」等。

邏輯/本質取向」運用經濟學與社會學較成熟的理論,探討「策略的本質」,如:「組織生態論」(Organizational Ecology)、「機構論」(Institutional Theory)、「資源依賴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演進論」(Evolutionary Theory)、「網路理論」(Network Theory)、「產業組織學」(Industrial Organization)、「競局理論」(Game Theory)、「廠商理論」(Firm Theory)、「交易成本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資訊經濟學」(Information Economics)、「財產權」(Property Right)等。

吳思華博士經過多年實務個案的觀察與演練,從「邏輯/本質取向」歸納九個重要的學說或邏輯,簡稱為「策略九說」,即本書主要的內容。分別為:價值說、效率說、資源說、結構說、競局說、統治說、互賴說、風險說與生態說。

價值說:企業因「創造價值」而擁有存在的正當性

價值說」闡述企業因「創造價值」而擁有存在的正當性(Legitimacy)。形成價值的三個基本要素為:「認知」價值的「顧客」、「傳遞」價值的「商品組合」,以及「創造」價值的「廠商活動」。

廠商在銷售商品時,真正傳達給顧客的是一套「商品組合」,包括:(1)主產品;(2)附屬產品或服務;(3)品牌;(4)品質與使用的方便性;(5)價格與付款方式;(6)交易的地點與時間。這套商品組合傳達各種價值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因此「商品組合」是價值傳遞的載具。

需要注意的是,顧客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其主觀認知的商品價值;除了實用價值外,還有象徵價值的存在。「價值」泛指所有能夠為顧客減少成本或增加效用的事物。效用的來源則包含幾種形式:(1)實體效用;(2)心理效用;(3)時間效用;(4)地點效用;(5)選購效用

每一位消費者心中的效用曲線不同。而基於對產品的偏好與期望,在購買商品時會轉換成具體的「購買標準」,包括「使用標準」(Use Criteria)與「象徵標準」(Signaling Criteria)。

廠商活動」是廠商創造價值的一連串組合,即Porter(1985)所提出的「價值鏈」(Value Chain),將「價值活動」(Value Activity)區分成「基本活動」(Primary Activity)與「支援活動」(Support Activity)。

價值為核心的策略分析流程依序為:(1)辨識不同區隔顧客的效用偏好購買標準;(2)發展不同的商品組合;(3)界定本身的價值活動;(4)界定產品市場組合(擁有比較優勢的營運範疇);(5)選擇價值活動組合

而在創造價值活動中尋求「差異化」的參考原則為:(1)有效掌握需求缺口;(2)尋求獨特差異;(3)建構一套完全不同的價值鏈;(4)嘗試尋求新的關係;(5)形成星系價值網

 

形成價值的三個基本要素形成價值的三個基本要素

 

效率說:追求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的效率

哈佛大學教授錢德勒(Alfred D. Chandler, Jr.)指出:「追求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所創造的效率,是現代工業資本主義下,企業成長與競爭的基本動態邏輯。」

效率說」(Efficiency)的策略邏輯包含三個重要的觀念:「規模經濟」、「經驗曲線」和「範疇經濟」。

依據一般經濟學的定義,「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是指:當廠商以「同」比例增加所有投入要素時,若產量的增加超過此一比例,則稱為「規模報酬遞增」;若是少於該比例,則稱為「規模報酬遞減」。簡單來說,規模經濟是「透過數量的增加,使平均單位成本降低」;其利益至少包括:生產、採購、配銷、廣告、財務、研究發展、管理等方面。「成本的不可分割性」是產生規模經濟現象的主因。

經驗曲線」(Experience Curve)意指,當生產的累積數量增加後,相對應的平均成本下降。主要來自:「學習效果」、「科技進步」與「產品改善」。

而因為「營運範疇」擴大帶來的經濟效益,稱為「範疇經濟」(Economy of Scope),其意義與「綜效」(Synergy)大致相同。範疇經濟是透過同時經營多個不同的營運範疇、共同進行某些價值活動,以分享資源,降低營運成本;因此,範疇經濟的策略邏輯主要集中在「多角化策略」與「資源共享」兩方面。範疇經濟也可以來自價值鏈,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有四項:銷售、作業、投資與管理活動。

 

以效率為核心的企業成長策略動態邏輯以效率為核心的企業成長策略動態邏輯

 

資源說:累積核心資源,打造組織能耐

資源」包含「資產」與「能力」;「資產」又可分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能力」則分為「組織能力」與「個人能力」。能夠強化組織能耐的資源,大致包含幾個特點:

(一)獨特性:有價值、很稀少、不可替代。

(二)專屬性:該項資源和企業的設備、人員、組織、文化或管理制度緊密結合,不易轉移與分割。

(三)模糊性:資源的建構過程,及其與競爭優勢之間的因果關係,不易清楚的釐清,使得競爭者不僅無法取得,亦根本無從學習。模糊性的特質可以從「內隱性」(從做中而來)與「複雜性」(相互依賴的組合)兩方面來建構。

資源基礎的策略,在於不斷的建構與累積資源,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創造出最大的「準租」(Quasi-Rent)。資源的建構,一般可以透過內部自行發展、外部市場購置與合作發展等三種不同的途徑。而在累積核心資源的過程中,應避免形成「資源的僵固性」,以「彈性的執著」適應創新與發展的需要。

結構說:獨佔結構是企業利潤的保障

產業經濟學的「結構學派」認為:市場結構決定廠商行為(包含生產數量與交易價格),同時亦決定了產業績效。因此,「結構」是決定企業行為與經營績效的因子。

經濟理論將市場依其組成結構分成多種類型,包括「獨佔市場」、「寡佔市場」、「獨佔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等。在各類市場中,廠商所得到的超額利潤並不相同;「獨佔市場」是超額利潤的主要來源,而「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幾無超額利潤可言。

產業競爭強度不僅受到市場上已存在競爭者的影響,「潛在競爭者」也是重要因素,因此「進入障礙」成為重要課題。當某產業中由於產品、生產、技術等特性,或現有廠商策略及進入時機等因素,導致潛在競爭者無法進入該產業,或進入該產業之利益不如已存在的市場廠商,而造成此種利益差距的因素,便稱之爲「進入障礙」。形成進入障礙的原因包括: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絕對成本優勢、轉換成本、期初資金需求、現有廠商的行為反應預期等(Porter, 1980)。

Porter(1980)在《競爭策略》一書中提出「五力分析」,主張產業競爭強度應該由五個不同的競爭力量來綜合評估,除了產業內「現有競爭者」的對抗強度及「潛在競爭者」的進入威脅外,還包括「替代品」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力量及「供應商」的議價力量。五力分析是衡量產業競爭強度、評估產業未來前景與潛在機會的良好分析工具。

五力分析說明影響產業競爭強度的主要來源,也是影響廠商獨佔利益的主要因素。因此以「獨佔結構」為核心的策略,即在於消除或降低這些競爭強度的來源。例如:「卡位原理」(佔個好位置)、降低同業間的競爭強度、提高「進入障礙」、提高對顧客的議價力量、提高對供應商的議價力量、擴大運用獨佔力等。

 

波特的「五力分析」架構圖波特的「五力分析」架構圖

 

競局說:既聯合又競爭;有對抗,也有聯盟

競局理論」(Game Theory)是簡化真實世界競爭態勢的理論,在某些基本假設的前提下,用來瞭解及預測廠商的行為;可利用「報酬矩陣」(Payoff Matrix)進行分析。「競局」通常可分為「零和競局」和「非零和競局」。在非零和競局中有三個著名的競局,分別為:「囚犯兩難」(Prisoner's Dilemma)、「膽小鬼遊戲」(Game of Chicken)和「困獸之鬥」。競局的結局包括報酬與風險,都是經過互動後決定的。

若將競局理論納入時間構面,分析參賽者間多次互動的分析,稱為動態競局分析。在多次遭遇的競局中,廠商策略的選擇可概分成「攻擊策略」與「防禦策略」兩種。

降價、擴展新的市場區隔以及提高產品品質等均可歸類為「攻擊策略」。此外常見具破壞力的攻擊方式包括:(1)增加產品價值,取得「先進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2)改變競爭規則;(3)改變交易規則;(4)引進同業競爭;(5)尋找夥伴參與競爭。在抽象層面上思考攻擊策略,則可分成「機會型」、「夢想型」、「挑戰型」三種不同的形式。

採行「防禦策略」時有戰略、戰術兩個層次的思考。在「戰略」(Strategy)層次,應以降低攻擊可能性、將攻擊轉向較不具威脅的方向爲主要目標,實際作為包括:減少需求缺口、嚇阻競爭對手、提高結構性障礙等。「戰術」(Tactics)層面則以降低競爭對手的攻擊強度、減少本身的損失爲目標。具體做法包括:淡化競爭對手攻擊重點、提高購買者轉換成本、發動「交叉對抗」的防禦式攻擊等。

Theodore Caplow(1986)提出「三位體理論」,指在某一個連續的情境中,三個相關的成員所組成的社會體系。三位體內的整體利益是可以重新分配的,同時三位體內的成員目標彼此衝突,因此三位體中的成員可以藉聯盟、合作的策略,來獲得更多的利益分配。依據聯盟可能產生的影響,可以區分成「保守聯盟」、「革命聯盟」和「不當聯盟」三類;可作為另一個扭轉競爭態勢的策略作為。

統治說:交易成本與生產成本的衡量

統治說」是「交易成本」的理論發展出來的;將企業視為一個「資源統治」的機制,透過整合資源、降低成本,以形成重要的競爭優勢。「交易成本」的觀念最早在1937年由寇斯(Coase)提出。1975年威廉生(Williamson)進一步發展出「交易經濟學」,並因此獲得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根據本書定義,「交易」是指:「技術上獨立的買賣雙方,基於自利的觀點,對所意欲之產品或服務,基於雙方均可接受之條件,建立起一定之契約關係,並完成交換的活動」。而「交易成本」則是指:「在交易行為發生過程中,伴同產生的資訊搜尋、條件談判(議價)與監督交易實施(品管)等各方面之成本」。

交易人特質、交易標的物、交易情境與交易頻次等,都會影響交易成本的高低。例如:交易雙方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與「投機心理」(Opportunism)、環境的不確定性或複雜性、少數交易、資訊不對等、交易氛圍(懷疑與不信任)、交易商品的獨特程度、買賣雙方額外投入程度、品質的可辨識程度等。

除了取得資源的「交易成本」外,企業選擇「資源統治」策略時,還必須考慮建構資源的「生產成本」;兩者相加總成本較低的一類,即是較佳的統治方式。

實務上,除了「內部組織型」與「市場交換型」兩個資源統治的極端類型外,更多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各種不同做法;透過「網路」長期合作的默契,使得交易成本很低,是另一種值得重視的資源統治形式。

互賴說:事業網路體系的合作策略

企業並非一獨立的個體,彼此間存在著綿密複雜的相互依賴關係。隨著技術專業化程度的提高與全球化市場的快速成長,個別企業在未來將更難單獨生存,「互賴」關係必將更形重要。「合作策略」取代「競爭策略」是自然的趨勢,而「網路管理」或「互賴管理」則成爲另一項非常重要的策略管理課題。

網路」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的聯結、交換關係;「事業網路」是企業基於個別企業的策略考量與其他組織所建構的網路關係;「事業網路體系」則是一群企業基於專業分工、資源互補的理念,所形成的長期共存共榮的某一特定的事業共同體;而「產業合作網路」則泛指產業中交錯複雜的合作關係。

產業合作網路」的類型大致分為:人際核心型、產品核心型、顧客核心型、地域核心型、活動核心型、網路核心型等。

事業網路體系」的效益包括:降低成本、分散風險、有效取得關鍵資源,與提高競爭地位等四方面。

以「互賴」爲核心發展出來的兩個基本策略邏輯是:「對外,透過合作網路關係形成集體力量,提高對環境的控制程度;對內,提高其他成員對本身的依賴程度,以分配較多的利益」。衍生的課題包括:體系中事業夥伴的選擇、網路關係的建構與定位、網路體系的發展與茁壯、網路關係的維持,以及網路位置的選擇。

事業網路體系必須要有高超的「組織間管理」能力,同時設計一個「產業經理」機制,有效處理組織間的關係,以建構彼此平衡的長期互賴關係。

風險說:提高策略彈性、對抗環境不確定性

在財務管理領域中,「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意涵不同;但在策略管理文獻中,兩者多為相似的概念,係指「發生不利事件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企業的風險主要來源分為三大類:

(一)一般環境風險:政治、法令、經濟、社會、天然災害等風險。

(二)任務環境風險:供給、需求、競爭、技術風險。

(三)公司特有風險:企業決策與營運方式的風險。

發生風險的基本關鍵是,組織的策略作為、運作方式與環境條件不能相互配合(Fitness)。故發生風險的兩個因子分別為:(1)「驅動因子」(Driver),指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2)「乘數因子」(Multiplier),指組織內部資產的僵固性或對某特定對象的依賴性。驅動因子乘數因子必須同時存在,才會形成風險,而驅動因子則是讓風險發生的源頭。

因此對抗風險的策略,短期目標在於降低環境不確定性對營運的影響,包括「降低風險」、「轉移風險」、「分散風險」、「隔離風險」等四種風險處理方法。長期目標則在於選擇適當的核心技術,藉由提高策略彈性、累積雄厚資源的方式,改變組織習性,確保組織的核心資源,以增加對抗環境風險的能力。

生態說:「市場」扮演天擇機制的角色

由自然生態理論類比而得的策略邏輯,吳思華博士將之稱為「生態說」。生態說基本思考的問題是:「組織如何由環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在「組織被環境支配」的被動性立場下,組織生存是配合環境進化而非進步的結果,重點應在於「適合」而非「完美」。

組織生態學認爲,由於「內部限制」(Internal Constraints)與「外部壓力」(External Pressures),組織有「結構的惰性」(Structural Inertia),不易快速回應環境的變遷(Hannan & Freeman, 1977);因而主張,環境是決定組織族群存續或死亡的主要因素。

從生態觀點思考組織策略,主要著眼於環境對組織的關鍵影響,由此引發的策略邏輯包括:「利基寬度策略」、「生命繁衍策略」、「組織同形策略」與「合作共生策略」。

利基」(Niche)是指物種在環境中生存的「條件集合」。「利基寬度」指一個族群對資源水準改變的容忍度。企業組織選擇較寬或較窄的利基寬度,代表其「保有較大容忍度以因應各種變異條件」(通才,Generalist),或「集中全力以求較高績效」(專才,Specialist)的置換(Trade-Off)關係。一般而言,當環境變異小時,應採專才策略,在特定的市場區隔中找到生存利基;而當環境變異大時,宜採通才策略,以便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需求。

生命繁衍策略」包含「r策略」與「K策略」。「r策略」採取「多產」的「機會主義」(Opportunism)式繁殖策略,構成族群中一種反應迅速、充分利用短暫機會的能力;其中「r」代表生態模型中的內在成長率(Intrinsic Growth Rate)。「K策略」採取「少量生產」的方式,依靠強壯的體質,獲得較佳的生存能力;其中「K」代表生態模型中的負載量(Carrying Capacity)。當環境改變緩慢而有規律,有利於「K策略」發揮其強大的競爭力;而當環境的改變是快速而不確定,「r策略」才能保持彈性與機動性,充分把握機會。

組織同形」是指生存在相同環境下而彼此條件類似的族群,在面臨著相同的環境限制與壓力時,自然會採取相似的生存手段,致使彼此的形式趨於相同。這種組織趨向與環境契合的過程稱爲「同形」(Isomorphism)。

Buchko(1991)指出,環境將組織推向同形的力量,主要可概分為「競爭」與「制度」兩大類。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具有必要特性的組織得以留存,反之則被淘汰,所以生存的廠商都具有相同的特徵;而「市場」扮演著天擇機制的角色。在許多情況下,來自制度環境的壓力,才是迫使組織同形的主因。DiMaggio & Powell(1983)指出,來自制度環境的同形力量有「強制同形」(Coercive Isomorphism)、「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與「規範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

組織同形」的事實顯示,企業在追求差異化(異質)的同時,應審慎注意策略同形的必要性;環境動態會影響族群變異,族群如果不同時進行共同演化,可能被天擇逐出生存環境。

合作共生策略」包含「互利關係」(Mutualism)、「共食關係」(Commensalism)、「寄生關係」(Parasitism)以及「擬態關係」等四種基本的互動關係,闡述企業間未必一定要以競爭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也可以藉著合作的方式擴大資源來源,共求生存。

動態環境的四個競技場

吳思華博士透過「策略九說」歸納四個不同的競技場,呈現由企業內部到整個大環境,企業間相互合作競爭的四個舞台。

首先在「價值/效率」競技場,力求有「價值」與高「效率」的優勢。

其次在「能耐/結構」競技場中,有的廠商憑藉「效率」、「價值」與「資源」三者混合的組織能耐,維持競爭優勢;有的廠商依賴「結構」障礙與「競局」卡位,佔到較佳的位置。

第三是「實力/體系」的競技場,實力來自「能耐」與「結構」的累加,體系則需要「互賴」與「統治」的聯盟關係。

最後在「異質/同形」競技場中,企業在追求異質以獲得超額利潤的同時,仍然需要維持同形的表象,以配合「風險」與「生態」的環境規範;呈現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特質。

 

策略九說的四個競技場關聯圖策略九說的四個競技場關聯圖

 

精於算計、執著於理想、接受命運的安排

儘管企業的成敗,一部分來自策略決策者精明的「算計」,一部分來自本身長期的「執著」與努力,還有一部分是決定於「天命」;從經營管理的觀點,仍應努力減少命定成分,增加人為可控制部分。

吳思華博士認為,九說所形成的中道哲學,應是企業經營的最佳策略,而其中輕重緩急分寸的掌握,便是最高的決策藝術。經營者最理想的哲學觀應是「精於算計、執著於理想、接受命運的安排」,同時也是企業經營的重要準則。

 

策略九說的哲學理念策略九說的哲學理念

 


※推薦書籍:吳思華(2003),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三版十七刷,臺北:城邦文化。

(重點整理/葉瑞其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