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和管理者的社會責任與道德

管理者常需面對有關社會責任的決策,如:員工關係、慈善事業、產品定價、資源節約、產品品質與安全,以及將公司設在比較漠視人權國家的作法等。

大部分研究顯示,公司的社會參與程度與經營績效間存在低度的正相關;但仍無法肯定是由於高社會融入而帶來高經營績效。其間的因果可能表示:高經營利潤使公司有能力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

社會責任投資」(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SRI)使用某種「社會檢視」(Social Screening),亦即運用某些社會及環境指標於投資決策上。相關報告顯示,SRI基金的表現,與其它非SRI基金的表現不相上下。亦即,公司的社會投入不見得會降低它的經營績效。

社會義務、社會回應及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有很多不同的定義,與其類似的概念包含「社會義務」與「社會回應」等。

社會義務」(Social Obligation)是指企業有義務滿足特定的經濟和法律責任,為了滿足這樣的責任,企業必須從事某些社會行為。這種觀點反映出社會責任的「古典觀點」(Classical View),認為管理者唯一的社會責任是追求最大的利潤。

社會回應」及「社會責任」則反映出「社會經濟觀點」(Socioeconomic View),認為管理的社會責任不只是追求利潤,而應包括社會福祉的保護與增進。公司並不是僅對股東負責,它同時也對社會負有責任。

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指公司為了回應社會的重要需求,而做出某些社會活動。管理者經常會受社會規範及價值觀所引導,而做出符合市場導向的決策。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定義為:在法律與經濟規範之外,企業從事「有益社會的事或行為」的意願。

綠色管理與評估

綠色管理」(Green Management)係指管理者會思考企業對環境衝擊的一種管理形式。對於自然環境的維護上,根據「綠蔭濃度」的概念,組織可採行四種途徑。

(一)「守法途徑」(或淺綠途徑):反映的是社會義務,這類組織的環保敏感度很低,他們遵守法律的規範,但就僅止於此而已。

(二)「市場途徑」(Market Approach):組織會對顧客的環境偏好有所回應,顧客在環保上有任何要求,組織都會儘可能提供。

(三)「利害關係人途徑」(Stakeholder Approach):盡力滿足組織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如員工、供應商或社區對環保的要求。

(四)「積極途徑」(Activist Approach)(深綠色):極力尋求保護地球資源的方法,並展現最高程度的環保敏感度。

評估企業投入綠色管理行動的方法主要有:(1)全球永續性報告指標(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2)符合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的各項標準,如ISO 14000(環境管理)、ISO 26000(社會責任標準);(3)參考瑞士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百大永續企業名單。

 

組織的綠色管理組織的綠色管理

 

管理者與道德行為

道德」(Ethics)是決定行為對錯的準則、價值觀及信念。影響道德和非道德行為的因素包括:道德發展階段、個人特質、組織的結構設計、組織文化和事件強度等。

道德發展階段」(Stage of Moral Development)可分為三個層次,每一層次又包含兩個小階段。

(一)「傳統前層次」(Preconventional):處罰、獎賞、利益交換。

(二)「傳統的層次」(Conventional):維持期望。

(三)「原則的層次」(Principled):超脫規範。

人們在這六個階段中,會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然而,道德發展並沒有連續的保證,可能停在任何階段。而多數成年人是處於第四階段,尊重公司的規定和程序,使自己成為一位好的「企業公民」。

個人特質」(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中,有兩項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價值觀」與「人格」。

價值觀」(Values)代表我們對是非的基本信念;涵概範圍非常大。

影響個人行為的「人格變數」有兩項:「自我意識強度」與「內外控程度」。「自我意識強度」(Ego Strength)是指個人信念的強度。「內外控程度」(Locus of Control)是一種人格特質,用來衡量一個人對「人們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相信程度。「內部論者」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外部論者」認為命運是決定於運氣和機會。相較於外部論者,內部論者在道德判斷與行為上會比較一致。

組織的結構設計」也會影響員工的道德行為。即「結構變數」(Structural Variables),包含:組織目標、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

一個具高風險承受度、高控制度與高衝突承受度的「組織文化」(Organization’s Culture),會鼓勵較高的道德標準。由於共享價值觀的影響力非常大,許多組織會採用「價值基礎管理」(Values-Based Management),來引導員工的工作方式。此外,研究顯示,管理者的行為是影響員工道德表現與否的最大因素。而如果公司擁有強勢文化,而且支持高道德標準,則它對員工的道德行為就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有六種特性決定「事件強度」(Issue Intensity)或事件對個人的重要性:(1)傷害的程度;(2)對好壞的共識;(3)造成傷害的機率;(4)影響的立即性;(5)受害者的親近性;(6)影響的集中性。

而不同國家的社會與文化差異,也是決定某一行為道德或不道德的重要因素。瞭解不同社會、文化、政治和法律對所謂「適當行為」的不同定義,對在國外工作的管理者是很重要的。

管理者可透過很多方法來鼓勵道德行為,或減少不道德行為。例如:員工甄選(Employee Selection)、道德規範書(Code of Ethics)與決策原則、高階主管的領導、工作目標與績效評估、道德訓練(Ethics Training)、獨立的社會稽查(Independent Social Audits),以及設置道德顧問(Ethics Counselor)或道德員(Ethics Officer)等保護機制。

 

道德發展的階段道德發展的階段

 

影響道德和非道德行為的事件強度影響道德和非道德行為的事件強度

 

管理社會責任及道德議題

組織要管理員工的道德行為,有兩項行動特別重要:(1)以德服人的領導(Ethical Leadership);(2)保護舉發不當行為的密告者(Whistle-Blowers)。

企業也可以透過「組織慈善事業」(Corporate Philanthropy)與「員工志願服務」(Employee Volunteering Efforts)等方法,協助推動社會正向改變。

社會企業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值得鼓勵與發展的方向。「社會企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是以實際行動、創新或持久的方法來創造社會提升機會的個人或組織。社會企業家想要讓社會更好,他們同時也有實現這份理念的熱忱。


※以上整理自:林孟彥、林均妍譯(2011),Management, 10e / 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2009),管理學,十版,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學習筆記/葉瑞其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