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與服務之策略性產能規劃

產能」(Capacity)是指作業單位所能掌控的最高負荷量。「負荷量」可以指實體產出的數量或是服務的表現。「作業單位」可能為工廠、部門、機器、商店或是勞動者。「產能需求」則包括設備、空間,以及員工技能。

策略性產能規劃」的目標在於,使組織長期的產能供給能符合預測階段的長期需求。現有產能與理想產能的差距會使得組織產能失衡,產能過剩將導致作業成本過高,產能不足則將導致資源緊繃或可能損失顧客。影響產能規劃的原因包括:需求的變化、技術的改變、環境的變遷、機會或威脅的影響等。

產品與服務設計

提供產品與服務是一個企業組織的本質,組織裡的每個構面以及其供應鏈都建立在那些產品和服務之間。產品或服務設計要緊密地與組織策略連結,最主要的因素為成本、品質、進入市場時間、顧客滿意度及競爭優勢。導入新的產品和服務或改變原有產品與服務之設計,都會影響整個組織,甚至影響整條供應鏈。

生產管理的需求預測

預測」(Forecast)是對一個變數的未來數值(如需求)所做的陳述。可以幫助管理者減少部分的不確定性,發展出有意義的計畫。預測經常被用來做為特定時間幅度的參考:「短期預測」適合連續性的作業,「長期預測」則是一個重要的策略規劃工具。

預測有兩種用途:包含一些長程規劃的「系統規劃」,如提供何種型態的產品與服務、籌備設備與機具、地點設置等;以及中短程規劃的「系統使用的規劃」,如存貨規劃、勞動力水準、採購與生產規劃、預算與排程規劃等。

組織策略、競爭力與生產力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指的是在市場中,相較於其他提供類似產品或服務的組織所能提供的效率。「策略」(Strategy)指的是組織決定如何追求目標的計畫。「生產力」 (Productivity)則與有效地運用資源相關,是最能直接影響競爭力的因素。競爭力、策略與生產力,三者獨立卻又彼此相關,是企業組織非常重要的議題。

圖片來源:research-methodology.net

典型的企業組織有三個主要的功能:財務、行銷及作業。「作業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與生產「商品」(Goods)或提供「服務」(Services)有關的系統或製程的管理。創造商品或提供服務包含將「投入」轉換成「產出」的「流程」(Process)。作業管理的本質是在「轉換」過程中增加「附加價值」(Value-Added)。在營利組織中,產出的價值是以「顧客的願付價格」來衡量;價值也可以是心理層面的,例如:「品牌」。

創業機會識別與構想產生

本質上,創業家識別機會並將其變成一個成功的事業。所謂「機會」(Opportunity)是指存在一個有利的環境或情勢下,使得新的產品、服務或業務需求被創造出來。

一個機會有四個必要的本質:它是(1)有吸引力的;(2)能持久的;(3)適時的;(4)能使得賴以支撐的產品、服務或業務能為買主或最終消費者創造價值或帶來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