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與設計

在一個初創且規模小的組織中,因為業務量少而單純,且人員數不多,通常分工不精細,部門化程度亦低。然而當組織開始成長,員工人數增加時,設置功能部門、專業分工、正式化規章及標準作業程序就有其必要性。而隨著規模擴大,部門分工越精細,甚至多角化經營,都必須配合著「組織結構」的調整,以因應實際需求;此時也需要更良好的協調整合方式。

認識組織:組織管理的三種觀點

組織」(Organization)由群體組成,追求特定目標,並以正式結構來協調活動,且受所在的各種環境影響。組織的五個元素是:「目標與策略」、「組織成員」、「正式結構」、「生產科技」與「環境」。

組織的存在與運作,必須為「利害關係團體」創造所需的價值。「利害關係團體」(Stakeholders)是指與組織有利害關係的個人或團體,如管理階層、供應商、顧客等。組織的利害關係團體分為「外部」與「內部」兩類,企業組織的內部利害關係團體包括股東、管理階層與一般員工,外部則如顧客與供應商等。

生產作業排程

排程」(Scheduling)是用來建立組織中使用特定資源、設備、設施與人員活動的時程。有效的排程除了降低成本增加生產力,並且可以在競爭環境中提升競爭優勢

排程工作和系統產出量有很大的關係,會隨著系統的生產量大小而有差異。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供應鏈」(Supply Chain)為一連串的組織,包括生產及運送產品或服務有關的設施、功能,以及活動。「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企業組織內部功能的協調策略,同時為了達到整合供給與需求管理的目標,而擴展至整個供應鏈。「物流」(Logistics)是供應鏈的一部分,包括商品、服務、現金與資訊的前後流向。

精實作業與豐田生產系統

精實作業」(Lean Operation)是一個彈性的系統,利用最少的資源與生產高品質的商品或服務。由於精實系統高度協調活動,並在需求發生時才運送商品,有時又稱為「及時生產」(Just-In-Time, JIT)系統。

精實系統著重於消除浪費(無附加價值之作業),並藉由緊密協調所有活動以簡化生產作業之理論與方法。三個基本構成要素為:(1)需求導向;(2)著重於減少浪費;(3)擁有致力於卓越與持續改善的文化。

存貨管理

存貨」(Inventory)是指商品的庫存或儲存。不同型態的存貨包含:原物料與採購零件、半成品(也稱為在製品)(Work-In-Process, WIP)、完成品存貨(製造業)或商品(零售業)、工具與供給品、維護和維修存貨、運送至倉庫或顧客途中的貨品(在途存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