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鏈與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指將資源轉變為產品與服務的一系列過程。「製造業」(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生產的是有形的產品。由於原料會轉變為可辨識的有形產品,因此很容易看到工作中的作業(轉變)過程。但「服務業」(Service Organizations)的「產出」是無形的;也是將投入轉變為產出,只是其轉變過程不像製造業容易辨識。

控制的基礎──衡量、比較與行動

控制」(Controlling)是一種監控、比較,並修正工作績效的程序。有效的控制系統,可以確保各項活動朝著完成組織目標的方向進行。管理者必須透過控制才能知道,組織是否有達成預定的目標,以及若未達成時,其原因為何。控制的價值顯示在三個特定區域:規劃、授權員工,與保護組織及其資產。

管理者即領導者

領導者」(Leader)是可影響他人又擁有管理職權的人。而「領導」(Leadership)就是領導者的工作,是帶領並影響團隊朝目標邁進的過程。領導是管理的四大功能之一;理想上,每位管理者都應該是領導者

早期的領導研究,主要著重在領導者本身(領導特質理論,Leadership Trait Theories),以及領導者如何與成員互動(領導行為理論,Leadership Behavior Theories)兩大類。

激勵理論

激勵」(Motivation)是指透過影響人們的內在需求,而加強、引導和維持其努力行為的過程。激勵的三個關鍵要素為:投入、方向、持續;即全力「投入」工作,朝向有利於組織的「方向」,並且能「持續」其努力。

早期的激勵理論中,最具代表性有: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McGregor的「XY理論」、Herzberg的「雙因子理論」,以及McClelland的「三需求理論」四種。

人際溝通與組織溝通

溝通」(Communication)是意思的傳達及瞭解。如果收訊者所認知到的想法與觀念,和送訊者所欲傳達的是完全一樣的,就是「完美溝通」。許多人常誤解的是:良好溝通是指清楚瞭解訊息的內容,而不是指對訊息的同意。

管理溝通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的「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以及「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即組織內所有的溝通型態、網路及系統。

組織行為、人格特質與學習

組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是指人在工作中的行為。組織行為並非顯而易見的,它就像冰山一樣,只有少部分露出在外,其它大部分則隱藏在水面下。

組織行為(OB)的目標在解釋、預測與影響員工的行為。包含:員工生產力(Employee Productivity)、缺勤(Absenteeism)、離職(Turnover)、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與職場不良行為(Workplace Misbehavior)等。